被指為「躲貓貓談判」的第九輪兩岸貨貿談判今(12)日落幕,我方代表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傍晚於宜蘭礁溪接受訪問時表示,經盤點過去談判內容之後,協議文本也有進展,雙方同意市場開放分五種降稅安排,對方也在石材、紡織、鞋類等項目有所關注,楊珍妮強調,這次雙方都瞭解彼此立場,也願意往前走,對未來的談判就有幫助。
這次第九輪兩岸貨貿談判從10日起連續三天在宜蘭礁溪舉辦,儘管談判前對談判地點保密到家,但地點仍遭媒體曝光,有別於過去低調的貿易談判過程,這次經濟部特要我方主談的國貿局長楊珍妮每天均與媒體進行電話溝通,更在最後一天接受訪問,試圖改變過去服貿被指為「黑箱談判」的印象。
對於這次談判成果,楊珍妮表示,貨貿談判已近1年沒有舉行,這次重新啟動,主要是盤點過去談判的內容,她認為,具體的成果就是讓對方瞭解我方業者關切的重點和要求,讓對方瞭解我們的立場,我們也瞭解對方立場,這對日後談判有很大幫助。
目前確認協議文本包括條文及3項附件,條文暫定為9章,3項附件包括產品清單及降稅安排、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及原產地規則相關實施程序。在市場開放部分,雙方重申分為5籃子降稅模式,A籃為立即降為零關稅,B籃為5年降為零,C籃為10年降為零,D籃為15年降為零,E籃是例外或其他。
就開放產業方面,楊珍妮指出,由於談判是雙向的,我方關切石化業在內的四大產業,但中方也會對我們的傳統產業如石材、紡織、鞋類等有所關切。至於農產品是否保證不開放,楊珍妮仍不願承諾,僅表示農委會是談判團隊成員,對農產品談判團隊一向秉持著農業的永續發展、以及農民的利益來研擬我方的談判策略,同時也會考量糧食的安全跟農民的利益來做管制措施。
對於下次談判時間與地點,楊珍妮表示,下一次的談判應該會在中國舉行,時間上還必須把談判結果帶回去溝通,目前無法確定,但下次談判是否會比照這次模式,當日對外說明會議進度,她表示會盡量維持。
至於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尚未通過前,貨貿如何運作,楊珍妮指出,對岸的確有關切對監督條例的立法進度,但我方行政部門討論目前雖尚無結果,但會努力以《兩岸關係條例》與行政院送出的版本跟外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