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跨性別女性的兵役問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跨性別女性的兵役問題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學生 2016-12-06 15:53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日前國防部已經回應了公民政策參與平台關於女性徵兵的提案,認為軍方沒有徵集女兵的需求。這個提案的因素,其實正是因為性別與平權議題的爭吵,然而在國防部回應了不徵女兵以後,依然有其他關於性別的問題必須處理。這些需要被處理的與性別相關的問題之中,最為迫切的就是跨性別女性所面臨的兵役問題。

跨性別女性在台灣因為出生性別為男性,而在法律上除非透過複雜的精神鑑定和昂貴且無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的變性手術,才能變更法定性別以符合自己的性別認同,否則在法律上始終被視為男性,而背負當兵的義務。而對於跨性別女性來說,這樣的處境讓她們有非常多的性別認同焦慮必須面對,又難以擺脫這種處境,甚至有人為此有輕生的念頭。

整個兵役制度對於跨性別女性,一直都是否定並壓迫其性別認同的。當她們收到兵單的時候,會感受到的,就是因為法律還將自己視為男性,而且身邊的女性之中也沒有人會收到兵單。這種身為女性卻收到兵單的孤獨感,以及自我認同的焦慮就對她們極為困擾了。

再者,如果進入軍中,那麼是以役男身分去服役,面臨的將是體制上將她完全當作男性的對待。也因此髮型規範上是以男兵的平頭為標準,同時起居盥洗也是在男寢室和男浴廁。然而「跨女」光是在平時能否依照性別認同如廁時,就已經是她們迫切的需求了,更何況以上這些措施對她們性別認同的否定與壓迫。這些壓迫還帶有矯正性質,透過這些強制性的軍中規範,是不斷地在規訓她們如何作為一個男兵。

而且,軍中與其他男兵生活的過程中,純男性的場域自然很強調符合社會期待的男性特質,尤其是我們社會本身又是相當鼓勵甚至認為男性必須透過同性間的相互競爭,才能凸顯自己在父權標準下的優越性;而極度陽剛的軍中組織文化,則更加對男兵強調了這種男性特質的競爭。跨女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不符合這些男性性別角色期待的行為或是特質,即使深深地壓抑,也會在這種純男性的場域中感到極度的不適。以致於因為某些性別特質被發現,或是因為性別認同而與其他人有互動上的困難,都可能成為被霸凌的原因。

同時,即使在替代役,服役對跨女的性別認同的否定與壓迫依然也是有的,替代役裡面沒有女兵身分的人在其中。

有人會問,而且國防部也會如此反駁,表示可以透過精神鑑定性別認同來免役。但是這個過程之中會受到像是擔心家人得知,以及精神鑑定的標準,事實上也有非常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必須使受試者忍受非常狹隘的性別框架,並且也會因為鑑定的判斷標準而存在被否定性別認同的可能。如果一個喜歡坦克模型的跨女,因為小時候玩的不是娃娃而是坦克,在精神鑑定時據實以告,會有很大的機率是性別認同被精神鑑定否定,以至於要去當兵。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