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挽救黑鮪日本能台灣呢?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挽救黑鮪日本能台灣呢?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2015-02-14 17:0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黑鮪價值高有黑鑽石之稱,市場需求大利之所趨每年有大批裝備現代化的漁船赴海上大肆捕撈,許多被捕獲的黑鮪年齡都在一歲左右甚至更小,不僅常爆發海上喋血糾紛也造成黑鮪數量大幅減少。為避免黑鮪資源走向滅絕國際保育團體數度疾呼除了限縮捕撈配額外,應設置黑鮪海洋保護區。

為求黑鮪資源永續,相關管理機構正積極研擬降低黑鮪可捕撈配額並限制最小可捕撈體型。而日本為全球最大黑鮪消費國家(佔全球總消費量八成),深知這些限制將會影響到黑鮪市場價格以及供養殖使用的天然幼魚數量,為防範未然,日本政府除了宣佈從2015年起把日本週邊漁場黑鮪幼魚(30公斤以下)的捕撈量削減50%外,也積極透過科技研發來穩定黑鮪供應量,例如鼓勵企業(日本豐田通商)和近畿大學合作推動黑鮪  魚的商業化養殖,估計可以提供日本國內每年消費黑鮪數量(約4萬噸)的2成,對穩定市場供需和售價有相當助益;鑑於黑鮪從魚卵培育為成魚需要花費5年左右且需要使用重約100公斤繁殖用種魚的大型專業設施,日本東京海洋大學近日更成功向鯖魚移植能産生鮪魚精子和卵子的生殖細胞,這些接受移植的鯖魚可望在今年夏季産卵並受精預計將能培育出黑鮪魚苗,由於鯖魚孵化後只需1年左右即可繁殖且成魚只有0.3公斤左右,可在相對較小的池中養殖;一旦黑鮪的魚苗能夠量産,將有助於黑鮪的完全養殖,還可透過有計畫的將黑鮪魚苗放流來增加自然界中黑鮪魚的數量,降低對天然黑鮪的依賴。

同樣身為黑鮪主要捕撈國家,台灣政府卻還停留在宣揚捕撈黑鮪的成果,儘管國內水產試驗研究機構也投入黃鰭鮪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發,但是力度不足明顯落於日本研究者之後。主要問題出在過度重視專利申請與技轉金的取得,大部分人力與經費被優先投注在技術層次低,且短期內可取得技轉成果的項目,以模仿國外研究成果來取代原創,讓台灣水產科研水準逐漸從全球前段班往後倒退;同樣的這些年國內學術界也普遍存在大小學閥,這些學閥幾乎掌握國內水產主要試驗研究經費審查與計畫核定,嚴重排他性的結果阻礙了水產科技研發的速度與品質卻未受重視。雖然國內媒體在前教育部長涉及造假詐審事件時曾大肆報導台灣學術界存在過度功利取向、研究重量不重質、學校「門神」、學閥學霸等現象,可惜只有五分鐘熱度相關部會並沒有啟動後續深入調查與全面改革,讓這些學閥學霸持續啃食國家經費大餅,腐蝕台灣科研的根基。

面對國際漁業環境轉變,日本政府不是強調擴大捕獲量而是順應國際趨勢運用科技來解決問題,而台灣官僚卻還死抱數字迷失,不知變通。期盼未來新的國家領導團隊能改變思維與做法,走出追求捕撈第一的迷失重新提振水產科研實力,為全球漁業資源永續做出貢獻!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