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昨晚六點召開記者會,歷時長達一個小時二十分鐘,但對於學生提出的四項訴求,學生們認為並未實質回應,對馬感到遺憾,「非常痛心」;學生們在議場高喊「先立法、再審查」、「風雨同路」口號,對330凱道抗議充滿鬥志,學生總召林飛帆也呼籲公民站出來,「堅定、溫柔、和平」走上街頭。
林飛帆首先向現場宣讀學生們對於馬總統談話的心聲,他說:「3月18日我們因為台灣民主憲政法治被逼到退無可退的懸崖邊,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憲政民主,我們選擇占領國會,12天以來,經歷國家暴力血腥鎮壓,聽到反覆播放的政令宣導,以及府方多次刻意的分化抹黑,但我們沒有離開,沒有放棄」。
「這些天以來,在馬政府一意孤行的情況下,付出極高的社會成本,今晚馬英九總統終於出面回應學生的訴求,但我們並未從他的話語中,得到具有實質意義的承諾,整體而言,儘管馬總統善意回應,但對學生所提出的核心訴求,就是先立法再審查,馬總統已經明確的拒絕,而兩岸協意監督機制,學生要求的是由立法院制訂專法,但馬總統仍未放棄透過行政命令規範,於是所謂的監督機制極有可能淪為一紙行政命令」。
「其次,馬總統並未承諾建立一套由立法院制定的監督審查機制,也就是否決人民對協議有修改否決之權,也沒有保障人民實質參與決策的權利,在未完成法制下審議兩岸協議,沒人知道該依照何種程序進行審查。過去幾個月馬總統對服貿審議程序的主張多次變更,最終以張慶忠的30秒視為完成審查收場,不難想像張慶忠醜陋的30秒事件將一再發生。」
「學生提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主張,是為回應台灣目前的憲政困境及危機,當前的危機就是,行政權未被有效的監督,因未立法權在黨紀黨意的約束下,無法有效反映民意。所以憲政會議應由公民及學生團體邀請社會及各方力量召開,不該遊行政權處理。」
「最後,我們非常遺憾也非常痛心的是,3月24日清晨國家暴力的陰影壟罩在這塊島嶼上,在諸多影像中,我們看到許多手無寸鐵、高舉雙手、呼喊和平的同學,被警方用警棍盾牌猛力攻擊,他們的血,他們的淚灑落在台北的街頭,這絕非馬總統的 一滴血一塊瘀傷而已,我們無法接受馬總統輕描淡寫地說這些場景,而且馬總統力挺眾院長江宜樺及警政署長王卓鈞,力挺警方的執法過程完全合法,但無疑的,這是國家暴力真實展現。」
林飛帆呼籲,「明天3月30日,在學生所提四項訴求未獲具體而實質的承諾下,仍然將堅定、溫柔、和平地走上街頭,330上凱道的行動不會暫停,不會停止!我們也將繼續行動,堅持到底!
台灣的民主及命運,只能由我們自己決定及捍衛,對我們來說,馬總統的回應並無實質承諾,我們仍然面對困境,退無可退,只能面對。330上凱道,請所有的公民朋友和我們一起站出來,從凱道一路到立法院,以堅定、懷抱信心、溫柔的站出來,他在一次向馬政府呼籲,再華麗的辭藻,再溫柔的面目,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學生要的是實質承諾,330凱道,我們不見不散」!
學生代表陳為廷說,馬總統記者會時他在call-in節目現場,看了直搖頭,總統提出服貿可討論、逐條審查,若沒完成監督機制立法再審查,這承諾就是空的;而法制化談得只有行政命令,只是和國會溝通,這就像服貿退回30秒通過之前,之後的貨貿協議隨時可能又是30秒通過。
陳為廷表示,兩岸協議的監督與參與,我們找到一個最合適的程序,但馬總統只為了他的歷史定位,以及馬習會進程,明天的遊行不只是支持或反對服貿的鬥爭,也將是一場民主深化與專斷獨裁的鬥爭。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召集人、律師賴中強,以及中研院副研究院黃國昌也輪番發言,痛批馬拒絕學生四項訴求。抗議學生在現場高呼「退回服貿」、「捍衛民主」口號,個個情緒激昂。
林飛帆最後再次感性呼籲,「馬總統,你和譪的面目,我們看到了;你溫柔的語調,我們也聽到了,但我們要的是您有著效力的實質承諾,我們再次喊話,不放棄任何對話的可能性,只希望得到您的實質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