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議題紛紛擾擾,官民正反論調激烈交鋒,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29)日表示,不管核四蓋不蓋,節能都是大家要面對的現實。與其他工商業界看法不同的是,郭台銘認為現在正是一個好時機,可以趁此調整產業結構,工業界從效能、服務業從服務價值等面向考量電價,思考產業結構的升級。
反核聲浪高漲的同時,政府單位上從政院、經濟部到台電,經常以「漲電價」回應反核訴求,工商業界更頻以生產、出口成本恐增加、輸掉產業競爭力等論述支持核電。然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日出席「兩岸(貴州)經貿交流合作論壇」前,提出另一種與一般工商業界不同的看法。
郭台銘強調自己是「無黨無派」的工業人士,他認為,不管台灣最後用不用核電,節能是大家必須面對問題,環保節能也應該要視為生活常態。郭台銘說:「政府必需制訂產業結構,不管是製造業或者服務業,都應考量社會資源成本的投入與附加價值等的產出思考,如果產出附加價值大,電費就應該比較便宜。」
他認為,現在是非常好的時機,用來調整升級台灣的產業結構,工業界從效率結構來考量電價,服務業從服務價值考量電價,透過整體思考方向來讓產業結構升級。
郭台銘指出,鴻海在中國每年電費高達數十億人民幣,但在實施無人化、自動化製造後,電費已經明顯減少,對產業甚至是民眾來說,環保節能對每個人都是健康的,鴻海就連台灣的工廠,像是群創,也開始加入節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