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天氣急冷急熱,但冷的天數都不長,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今天表示,今年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目前已經比平均值少了196萬平方公里,相當54個台灣大,冬天極區冷空氣也只降至北海道,導致台灣今年冬天變得較暖,今年到28日平均溫度已達24.42度,已經超越歷史高溫1998年創下的24.39度,預估今年全年氣溫非常有可能創有紀錄以來最高溫,同時也預估今年冬天要有霸王級寒流機會恐相當低。
氣候異常給民眾的感受越來越明顯,今年從開春之後便呈現春雨偏多、梅雨偏少,颱風也影響晚,且夏天就有47天氣溫超過35度以上,甚至到秋天都還是高溫多雨,而現在已經12月底,天氣還是偏暖,且到目前為止都還僅有冷氣團等級出現,還沒看到寒流訊號。
因今年冬天極區冷空氣南下只到達北海道,讓台灣感覺相對溫暖,根據氣象局統計,從今年1月1日至12月28日為止,全台均溫為24.4℃,依照目前天氣情況,很高機會打破1998年紀錄,創下137年來台灣最熱的一年紀錄。
近年因暖化影響,導致北極熊活動的冰原面積減少,今年狀況更嚴重,同時也影響著全球氣候。鄭明典指出,今年因為大西洋與北太平洋兩股暖空氣將極區冷空氣擠出,導致北極海冰經年冬天復冰速度慢,讓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到目前比平均值少了19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4個台灣大小,這也讓全球平均氣溫連續3年創新高。
今年上半年出現超級聖嬰影響,到下半年轉完反聖嬰,但強度較弱,氣象局預期弱反聖嬰強度持續減弱,2017年氣候可望回復正常
展望未來一季,台灣氣溫偏暖趨勢依舊,雨量則以正常偏少為主,至今也尚未有寒流等級訊號出現,鄭明典說,要在發生像今年初那樣的「霸王級寒流」機率非常低,目前觀測寒流最快也要等到1月下旬才有出現的趨勢,不過若冷空氣外流路徑經過東亞地區,台灣仍然有機會出現較低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