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當選,對台灣歷史來說是一個清楚的界限,因為蔡英文肯定不是過去傳統一般認知中的政治人物,加上剛好遇到中國的習近平,總歸來說,都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蔡英文的執政本來就不可能順利,因為現在的政府是「摸著石頭過河」,連河的樣子都沒搞清楚,只能戒慎恐懼。
總統管內政,違背職權
不當黨產的處理,就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最亮點的事情,因為是直接在立法院處理,在立法院折衝,把其他在野黨一起拉下水,透過民主體制中找到方法。不過,年金改革和司法改革,重點不應該放在總統府,也不需要召開太多國是會議,因為這些都違背了總統的職權,總統不要管那麼多內政,職權應該是外交、國防和兩岸關係。
現在大多數的民眾對民進黨的基本價值並不懷疑,但是對政府能不能完成事情,倒是充滿了不信任。以年輕人的低薪問題為例,當初郝龍斌曾在2016年提出「低薪是國恥」說法,也是在指責馬英九總統執政不良,馬英九當時拿出一大堆空洞的統計數字反駁郝龍斌,指出台灣的GDP有將近四萬美金,不過事實上,台灣的GNP從一萬美金漲到兩萬美金,但是分配呢?另外我的一萬跑去哪裡了?這顯然並非經濟不良的問題,而是分配正義不對。
當年郝龍斌說的是「16年薪水不漲」,等到蔡英文要競選連任的2020年,就是「20年薪水不漲」,到時候政府要怎麼反駁?有一次我和林全院長吃飯,沒想到談及此問題,林全竟然用馬英九的邏輯回應,這種說法跟國民黨一樣啊!
蔡英文的領導力有問題
2018年的地方大選,就是民進黨的「期中考」,如果政府繼續像現在這樣,民進黨將會「驕兵必敗」。時代力量、台聯這些小黨,並非沒有機會成長,蔡英文的領導力有問題,必須要盡快意識到問題並且拿出對策來改進。
雖然現在在中華民國體制下選出來的總統,就是中華民國總統,但這不等於總統不能為「台灣獨立」而努力,如果他的目標和台灣獨立是一致的,這就是一個正確的解方。如果能源和經濟都要本土化,國家當然就是本土化的政權。蔡英文曾提出,如果要和中國交往,應該從世界走進中國,不過台灣現在有先走向世界嗎?
一個國家要有獨立的經濟,不是依附在像中國這樣的市場和經濟。馬英九政府最大錯誤就是把台灣埋進中國,這八年到今天,「現在簡直過街老鼠」。如果要獨立經濟,一定要有獨立能源,也才會有獨立的主權,這三者之間關係密不可分,但目前為止看不到蔡英文政府的獨立能源政策。
蔡英文政府的執行力有問題,經濟相關部會還在推廣5G,但事實上許多對經濟發展上有幫助,應該要通過的法律在國會裡都還沒開始討論,例如數位經濟都還在辯論階段,這樣對整個對台灣的經濟火車頭發展是非常不良的狀況。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8期(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