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法諮詢熱線20年 離婚問題高居榜首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法諮詢熱線20年 離婚問題高居榜首

 2014-10-24 19:51
民法諮詢熱線成立20周年,婦女新知公布諮詢問題排行榜(圖由婦女新知提供)
民法諮詢熱線成立20周年,婦女新知公布諮詢問題排行榜(圖由婦女新知提供)

婦女新知基金會自1994年起創設民法諮詢專線,今(24)日召開20週年回顧記者會,發布民眾最常詢問類別排行榜,前三名分別為離婚、子女監護與夫妻財產管理,將匯集、分析來電民眾的不滿與期望,轉化成民法改革的重要推力與依據,繼續推動各項改革及法律修正,落實性別平等。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秦季芳表示,自1994年創設民法諮詢專線以來,20年累計提供近7萬通的諮詢服務,平均每月將近300通電話。統計2010年至2014年8月,熱線來電問題的排行榜,離婚,一直穩坐民法諮詢熱線冠軍。

離婚問題始終高居第一,平均每年都有近1500通來電,秦季芳指出詢問如何協議及調解離婚的數量明顯增加,但想了解判決離婚及分居相關問題則呈下降趨勢,「離婚協商勝於維持婚姻形式」,這些改變與多年來新知倡議「好聚好散」及「破綻主義的無過失離婚」,大力推動離婚要件放寬與家事事件法的重大民法改革措施有關。

子女最佳利益,剩餘財產、代位求償修正

而伴隨離婚問題的,就屬子女監護最為民眾所關心,秦季芳表示,子女監護權的歸屬,一直是民法熱線來電者遲疑,或者不敢離婚的重要原因。過去民法的確有「父權優先」的規定,將監護權優先判決給父親,經過不斷的改革,優先條款終於在1996年廢除,修正為以「子女最佳利益」來衡量誰適合取得監護權,而法律的修正成果,也反映到訴訟結果,約有六成的監護權是由女方取得。

關於夫妻財產關係諸多獨厚於夫的不平等規定,在2002也有較平等的新制,讓婚姻中財力弱勢、但有貢獻的一方,在婚姻關係結束時,可以獲得財產上的補償。歷經幾次重大改革,法律規定看似較公平,但卻接到愈來愈多來電顯示,先生欠債,有討債公司或銀行,要求代先生向妻子請求剩餘財產分配,導致夫債妻償等狀況,在2012年促成修法後,才使剩餘財產分配的請求權利專屬於夫妻,不致淪為債權人的討債工具。

董事長陳宜倩教授強調,儘管法律修正的腳步不斷前進,但流行文化中仍充斥許多性別刻板觀念,民法諮詢專線的存在,除了提供民眾免費法律服務外,同時也是我們培力女性檢視、打破婚姻及家庭不平等制度的重要草根工作方式。

秘書長林秀怡重申,統計數字雖說明近年的趨勢,但卻不能完全呈現背後無數的故事,許多婚姻家庭的改革,是建立在女人的血淚上,在達到平等且多元的目標前,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將藉著這支熱線,推動各項改革及法律修正,讓婚姻與家庭朝落實性別平等的目標前進。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