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由台灣希望加入亞投行談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由台灣希望加入亞投行談起

2015-03-30 11:38
亞投行未來如何運作,中國是否完全主控,尚言之過早。(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亞投行未來如何運作,中國是否完全主控,尚言之過早。(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台灣是否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在馬英九總統表態,前副總統蕭萬長出席博鳌亞洲論壇年會,蕭習會正式提出盼亞投行採普及化原則,希望中國大陸能讓更多有發展經驗的經濟體加入並貢獻所長。

中國創設亞投行,係配合落實一帶一路發展策略,一帶一路涵蓋六十多國,亞投行創始會員國申辦,己戲劇性變化。美國圍堵失靈,英國丶法國丶德國等主要歐洲國家加入,韓國等亞洲國家亦然,美國政府從杯葛到樂觀其成。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美國丶日本丶歐洲等掌握二次大戰後成立的世界銀行丶國際貨幣基金丶亞洲開發銀行,一些國家(包括中國丶俄羅斯丶巴西丶印度等)早己規劃另起爐灶,分庭抗禮。

亞投行自2013年由中國倡議迄今,短短兩年,已超過三十多個國家參加,成立宗旨提供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基礎建設資金,資本額預計一千億美元。總部設在中國北京,總裁選舉方式丶決策機制等尚待討論。台灣提出以經濟體丶普及化原則,緩和政治意含,但是否如願,未定之天。亞投行是否依照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或WT0,分別以經濟體丶關貿體加入。中國大陸仍在思考,香港己申請加入,中國遲未處理,即是顯例。

台灣在世界銀行丶國際貨幣基金的席次,早由中國大陸取而代之。亞洲開發銀行,美國丶日本掌握三成左右投票權,台灣雖仍保留席次,但名稱調整為台北,中華(國),我國每年正式提出抗議。中國國力崛起,採大國外交,在全球丶亞太地區,與美國進行既合作又對抗策略。美國提出TPP,中國以RECP相抗衡,去年APEC會議,中國再倡導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及亞投行。美國見大勢己去,友邦紛紛加入,改提議亞投行與世界銀行等現有國際金融機構合作。並且加速TPP的簽訂,預計今年底完成。

中國領導階層從經濟實力丶基礎設施丶外交策略等,有計畫提出亞投行丶一帶一路丶亞太自由貿易區等,兼具政治及經濟意含。亞投行未來如何運作,中國是否完全主控,尚言之過早,但中國外交突破,美國被迫退讓,一清二楚。台灣的國際孤立,源自國家地位未明,中國大陸視台灣非主權獨立國家,中國的一部分,世界主要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泰半均依中國認定及主張行事。可是台海兩岸近年來密切互動,除了台灣維持既有正式邦交國家,兩岸簽訂ECFA等二十多項協定。台灣欲參加由中國大陸主控RECP,及亞投行丶一帶一路。展現務實態度,在全球化丶國際化丶多邊及雙邊經貿合作的潮流,不能缺席孤立。

固然是否如願加入亞投行,名稱丶參與主體等,中國大陸必有一番評估。台灣也積極表態希望加入由美國主導的TPP,在國際多元經濟合作組織崛起,台灣只有全力以赴,掌握任何可能機會。民進黨對於台灣是否加入亞投行,遲早必須表態,雖然不可一廂情願,但是國家走向,其實十分明朗,兩大主要政黨沒有分歧的理由。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