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從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展談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從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展談起

 中小企業負責人 2015-05-04 20:08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最近,因為有機會特地去參觀了第一屆「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博覽會」,還記得大安森林公園在1994年完成時,曾經因為陳水扁與黃大洲的台北市長選舉而鬧得沸沸揚揚,或說廢土挖填浪費許多公帑,或說急於開園設施不足樹小而牆新,當時因為焦點太政治化,而讓大家忽略了一座公園的從無到有,是很辛苦而有意義的一件事。

如今20年過去了,對大安森林公園當年的興建,柯P在致詞時特別感謝前市長黃大洲,說他有遠見有魄力,把日治時期七號公園改成大安森林公園,讓它成為北市都市之肺,算是給黃大洲一個公允的評價,比較馬英九將大巨蛋設在鬧區之處,還振振有詞說是趨勢,大巨蛋真的是成為馬英九的代罪羔羊了。

大安森林公園已逐漸發展成為生態公園,或許它無法像紐約中央公園這麼大而有特色,但也無妨讓它成為小而美的生態都會公園。每次去大安森林公園逛一逛,除了看到各種不同的樹木花卉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如今園內亦有田園城市的專區、五色鳥的窩、鳳頭蒼鷹在公園翱翔等特色,或許大安森林公園可以成為生態公園,但希望園內人工的設施是越少越好,讓它成為自然而有休閒野趣的公園,而非附加一大推功能或太多主題的都市化公園才對。

我認為台北市開放NGO公民團體認養公園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因為以往有機會到台灣各地知名公園遊賞的時候,經常看到園內滿地落葉或設施需要清掃、整理,而環保單位的清掃、維護人力又有所不足,只覺得台灣的公園志工太少了。所以今日大安森林公園的維護,有了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出力又出錢的協助,至於其他大部分小型或鄰里公園的認養,則可能有賴於更多社區志工的共同參與了。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