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來趟宜蘭民主聖地巡禮! 渭水之丘、慈林紀念館感受台灣民主之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來趟宜蘭民主聖地巡禮! 渭水之丘、慈林紀念館感受台灣民主之路

 2018-08-24 08:30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匏杓崙烘爐地山上的櫻花陵園內有座「渭水之丘」,自2015年民主先烈蔣渭水移靈至此以來,便成為該園區重要景點。圖/郭文宏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匏杓崙烘爐地山上的櫻花陵園內有座「渭水之丘」,自2015年民主先烈蔣渭水移靈至此以來,便成為該園區重要景點。圖/郭文宏

具有「民主聖地」美名的宜蘭曾經誕生多位台灣民主運動上的重要人士,為紀念日治時期醫師蔣渭水所成立的「臺灣民眾黨」來到91周年,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昨(23)日特規劃「渭水之丘 文化巡禮」一日遊活動,率團遍覽「渭水之丘」、「蔣渭水艮門故居」、「雪谷紀念園區」以及「慈林紀念館」等眾多饒富歷史文化意涵之景點,推薦有興趣民眾規劃探訪。

「渭水之丘」可俯瞰蘭陽平原 海拔800公尺雲霧間另有風情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匏杓崙烘爐地山上的櫻花陵園內有座「渭水之丘」,自2015年民主先烈蔣渭水移靈至此以來,便成為該園區重要景點。蔣渭水雖移靈至此,但在家屬的意見下,並不設墓碑、不立標語,僅在草地間留下一塊象徵性的石板。

此次探訪行程中,洽逢鋒面來襲,儘管山下豔陽高照,但在此海拔800公尺之處,卻已經被雲霧所覆蓋,為陵園增加額外幽情,但隨行的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渭水家族後代蔣朝根介紹,這座山丘上洽好有著絕佳的視角,往下可以俯瞰整個蘭陽平原,往遠處更可眺望龜山島。

在能夠往下俯瞰的高台邊界上,亦展示著蔣渭水所著的《臨床講義》,將日本政府統治下的「台灣島」擬人化為男性患者,並比喻台灣原本身體強壯、頭腦明晰,然而在清、日等政權統治下成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需要接受最大量的正規學校教育、補習教育、幼稚園、圖書館與讀報社等處方調劑。


蔣渭水曾孫、年僅三十多歲的蔣寶漳為曾祖父獻花。圖/郭文宏

蔣渭水故居與雪谷紀念園區 市容更迭下保存文化記憶

離開礁溪進入宜蘭市區,於宜蘭市中山路二段與民權新路的交會處,可以看見宜蘭縣史館所設立的蔣渭水故居定址牌。蔣朝根指出,此處在過去曾經是宜蘭與其他區域的交界「艮門」所在處,當時是以八卦來區分方位,「艮」代表的是西北方,這條「中山路」過去更其實是「渭水路」,是在路名整併的公投下,名稱才被取代為「中山路」。

牆面上的定址牌同時展示著蔣渭水的生平,以及他當年所成立的《臺灣民報》樣張,蔣朝根表示,當年實際存在的建物已經不在了,實際上的蔣渭水故居約位在該路口旁的棉被行現址,當年的故居曾經有3個店面寬,但蔣渭水為了投身社會運動的經費,最終選擇悉數賣掉。

實際到訪與故居相距約3公里左右的宜蘭縣史館,館外亦陳設著以蔣渭水字為名的「雪谷紀念園區」,在一片草皮上陳設著蔣渭水過去的留影、著作介紹,並有幾處石藝品上刻著「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蔣朝根指出,這句話也是出自蔣渭水之口,這是當年在日本政府的統治之下,蔣渭水對著自己的夥伴們所留下的激勵話語。


蔣渭水故居定址牌,背後展示著蔣渭水所成立的《臺灣民報》。圖/郭文宏


蔣渭水故居被定址在宜蘭市中山路二段與民權新路交會處,該中山路過去曾為「渭水路」。圖/郭文宏

在慈林紀念館回顧白色恐怖 民主運動館呈現百年歷史

整趟行程中,除了蔣渭水生平相關景點之外,更參訪了位在宜蘭縣五結鄉的慈林紀念館,管理該館的慈林教育基金會至今仍對台灣的民間運動持續發揮著影響力。慈林基金會為前民進黨主席、律師林義雄夫婦所創立,慈林紀念館則是林義雄與母親林游過去所居住的林家老宅整修而成,為林義雄夫妻紀念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中,身故的雙胞胎女兒亮均、亭均與母親林游。

在紀念館的展示區中,陳列著亮均、亭均的照片,以及思念她們的詩文


林家老宅經整修成為慈林紀念館,以林家血案的歷史向社會警惕白色恐怖的歷史。圖/郭文宏

紀念館一旁,慈林基金會亦設有台灣民主運動館,沿著日本統治時期與中國國民黨統治下白色恐怖,細細呈現蔣渭水、台灣民眾黨、台灣文化協會等人為台灣所帶來的首次民主選舉,亦展示著從黨外雜誌到民主進步黨成立的歷史,跨越不同殖民者的統治之下,台灣人民在不同時期所做出的反抗。

台灣民主運動館的2樓最深處,亦同樣展示了蔣渭水所著的《臨床講義》日語版本,蔣朝根介紹,其實當年蔣渭水發表的處方高達10項,比現行展出版本更多,而當年的蔣渭水遭到日本政府打壓,日本政府不信任台灣人辦教育,他所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被禁止設義塾,夥伴林獻堂欲設立台中一中也一度遭到禁止,從這片展示板上看得出蔣渭水對於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重視。


「台灣民主運動館」紀錄了台灣自從日治時代、中國國民黨統治時代下,人民起身反抗的歷史。圖/郭文宏

蔣渭水後代積極串連 拓劃家族歷史紋理

整日的民主聖地巡禮行程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規劃,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身兼導覽員,副執行長蔣理容、蔣寶漳人皆為蔣渭水家族後代,規劃整趟行程率十多位跨領域的學者教授參與。蔣理容指出,蔣朝根對於地方史料的整理十分細心,更樂於親自訪查每一道歷史紋理,更積極串連起不同民主先烈的家族後代,為地方與民主歷程留下更加完整的紀錄。

年僅三十多歲,現場最年輕的蔣渭水家族成員蔣寶漳在此次行程中,亦激動地為許多蔣渭水生平遺址留影,蔣寶漳指出,對他而言,此趟行程中的每個景點都是初次接觸,似乎也藉此更加接近、更加理解蔣渭水的為人與思想。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由蔣渭水家族多位成員擔任幹部,其中執行長蔣朝根(右二)精心鑽研地方史料,副執行長蔣寶漳則是蔣渭水曾孫,目前年僅三十多歲。圖/郭文宏


蔣渭水過去成立台灣民眾黨的事蹟,也同樣被記錄在台灣民主運動館。圖/郭文宏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