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淡水名醫攝影家 張鑽傳(1926〜1998)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淡水名醫攝影家 張鑽傳(1926〜1998)

 2021-04-26 09:00
張鑽傳醫師與早期照相機。圖/擷自淡水維基館,提供者:張智翔先生(張鑽傳之子)
簡介:

張鑽傳,1926年9月10日,生於日治時代淡水小坪頂,二次戰後1949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先在台大醫院內科及小兒科接受訓練,1952年他回故鄉淡水衛生所服務,1955年於淡水開業設立「淡江醫院」,是淡水最早的內兒科醫師。

除了行醫之外,張鑽傳重視健康喜歡運動,他對田徑、單槓、跑步、游泳樣樣精通,勤於鍛鍊自己的身體。工作之餘他更熱愛攝影,經常扛著相機出外拍照,他對淡水市街的常民生活、祭典活動、古蹟建築、文化地景、農漁產業、城市發展都用影像留下紀錄。1969年與蔡坤煌醫師號召同好籌組「滬尾攝影學會」,致力於推廣紀錄淡水風貌,他多次參加學會的攝影展,屢奪冠軍、金牌獎。1970年他獨創「光點攝影技法」。

1998年3月,張鑽傳發現罹患急性白血症,當年12月4日病逝,享年73歲。為了紀念這位記錄淡水最完整的攝影家,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99年3月為他舉辦了「淡水風貌——張鑽傳攝影紀念展」,並發行他的攝影圖錄。

張鑽傳,1926年9月10日,生於日治時代淡水小坪頂,二次戰後1949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先在台大醫院內科及小兒科接受訓練,1952年他回故鄉淡水衛生所服務,1955年於淡水開業設立「淡江醫院」,是淡水最早的內兒科醫師,當時醫師還會去病患家裡看診,淡水鎮民常看到他走路或騎車穿梭在淡水的大街小巷去「往診」,所以為他取了綽號叫「囝子張」,由於他熱心服務地方民眾,深受鄉親喜愛,他也在1967年當選台北縣醫師公會的理事。

除了行醫之外,張鑽傳重視健康喜歡運動,他對田徑、單槓、跑步、游泳樣樣精通,勤於鍛鍊自己的身體。工作之餘他更熱愛攝影,經常扛著相機出外拍照,他對淡水市街的常民生活、祭典活動、古蹟建築、文化地景、農漁產業、城市發展都用影像留下紀錄,可以說他長時間紀錄了淡水鎮的面貌變遷,是對家鄉熱愛關懷的具體行動表現。1962年張鑽傳以「淡水忠烈祠」的攝影作品得到台北新生報舉辦的「台灣風景名勝攝影比賽」佳作,1969年與蔡坤煌醫師號召同好籌組「滬尾攝影學會」,致力於推廣紀錄淡水風貌,他多次參加學會的攝影展,屢奪冠軍、金牌獎。1970年他獨創「光點攝影技法」,利用暗房技巧將景物以馬賽克方式呈現,在尚無電腦特效前是攝影界的創舉。他對攝影的熱愛延續到醫業退休後仍未終止,1997年於國父紀念館展出「蛻變中的淡水」個展,其中「火車吃水」、「烈祠松濤」被收為館藏作品,同年滬尾古砲台「北門鎖鑰」規劃整建,他的11幅珍貴古蹟作品被收藏永久陳列其中。

1998年3月,張鑽傳與家人赴日旅遊,回來後被發現罹患急性白血症,當年12月4日病逝,享年73歲。為了紀念這位記錄淡水最完整的攝影家,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99年3月為他舉辦了「淡水風貌——張鑽傳攝影紀念展」,並發行他的攝影圖錄,而其中40幅珍貴作品被永久收藏於館中,他的所有作品和個人生平也被製作為影帶在youtube上廣為流傳!


張鑽傳所開設的淡江醫院。圖/擷自國立歷史博物館影片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