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美國態度與台灣總統大選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美國態度與台灣總統大選

2014-09-18 09:56
台灣的命運,從未完全由全體台灣住民決定,美國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係六十多年來,左右台灣前途的重要因素。(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台灣的命運,從未完全由全體台灣住民決定,美國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係六十多年來,左右台灣前途的重要因素。(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距離2016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年多時間,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在華府表示:美國政府會在某個時間以某種方式,針對2016年總統選舉結果對美國利益的影響表達意見。卜氏係極具代表性的美國台灣通學者及政治人物(尤其民主黨政府),雖然民進黨發言人重申我們的前途我們自己決定,美國內部對於如何界定國家利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稍具國際知識,了解美國政治運作者均知悉,卜睿哲談話所衍生的重要政治意含。相信對美國政治實貎一清二楚的蔡英文主席,對美國民主黨政府提前在此時打預防針,其中奧妙心知肚明。

也許是種無奈,卻是鐡的事實,1945年台灣從日本手中轉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9年成為中華民國唯一基地,台灣的命運,從未完全由全體台灣住民決定,美國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係六十多年來,左右台灣前途的重要因素。經過數十年發展,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更是有增無減。

國際政治的實況,大國支配全球性或區域性政治經濟運作,美國中國在可預估的未來,應是全球、亞太地區的強權。兩者相互競爭又合作,台灣國力有限,國際地位又相當特別,任何有智慧的政府领導人,只能務實地在美、中之間,找尋有利國家安全、國家利益 的均衡點。這是全球化、國際化、資訊化之下,任何大國之外國家共同命運,故而,台灣人民也不必怨嘆台灣人的悲哀。

欲擺脫台灣人悲哀與宿命,首要工作應是認清事實,人民可以主觀期盼,負責任的政黨及政府领導人刞宜理性規劃,不可草率行事。民進黨如果要在2016年總統大選脫穎而出,兼顧全局的中國(大陸)政策,對美政策,均不可或缺,不似一般大眾高喊自己國家自己救即可。2012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已嘗到苦果,相信小英不願意重踏覆轍。況且這不僅攸關民進黨是否重返執政,而且與台灣全體人民的利益及前途息息相關。

其實,卜睿哲全文談話,已包括過去美國政府在歷次台灣總統大選的重要言論。美國的外交政策向來思路清楚邏輯一致,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於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其中包括台灣海峽、中華民國政府的政策等,美國希望見到的是推動和平與安全的政策。卜氏應比包道格更具代表性,對國内兩大政黨也沒有特別偏見。美方所顧慮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可能改變台灣在美中互動中扮演的角色,也可能改變美中台三角関係的性質。站在美國的立場,希望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候選人,何者當選執政,均能在美方框架之下運作。

美國政府所以提早出手,應是防患未然,也是善意提醒。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日愈昇高,公開表示重返亞洲,提出亞太平衡新戰略的美國更不可能缺席。

國內民眾及領導人均宜體會國際現實,發揮智慧,尋求台灣最大利益。美國的預防針,對民進黨及若干支持民眾,應有惕勵作用。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