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鐵想帶乘客去爬富士山賞櫻花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鐵想帶乘客去爬富士山賞櫻花嗎?

  2015-11-05 10:38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多次在北部搭乘台鐵區間車,擁擠的車廂裡一張不得不面對的車廂廣告引起我的疑惑:台鐵為何需要如此熱心地行銷日本文化?

日前去高雄辦事,走出車站剪票口,一轉身,赫然發現這張車廂內的小圖畫,已被製作成醒目的廣告燈板,高掛在天花板下,彷彿正在向川流不息的台鐵旅客大聲呼喚:

「來來來!乘客歡迎搭乘台鐵列車到日本爬富士山,觀賞櫻花,吃水蜜桃,看鯉魚旗......」

這張彩色漫畫繪圖的主角是四隻招財貓,左右各一對,兩大兩小並排而坐。身上所有配飾,從掛在脖子的各式鈴鐺,拿在手上的大金運千萬兩銀幣,鯉魚旗,到配戴在頭上的富士山、竹葉、寶船櫻花,全是具有濃厚日本文化意涵的招財貓配飾。

若純粹是私人企業或日本公司想要「行銷日本」或是「宣傳招財貓商品」,這張圖繪應無不妥。但是身為國營單位的台鐵,在台灣的車廂與車站裡,利用日本的招財吉祥物與外國文化的種種象徵意涵,到底想向國人行銷什麼,實在令人疑惑?

因為,若從「台鐵的行銷立場」,「車站的宣傳要點」與「廣告的文化創意」等觀點來看,以下幾個問題頗值得深思。

一,台鐵應該行銷的是台灣本地文化而非日本文化。

台鐵是國營單位,廣告的宣傳主旨代表著國家的公共政策。台鐵若想向旅客推廣觀光,宣揚文化,那麼宣傳內容應該是台灣在地的景點,文化意象,吉祥物,而非日本的傳統寶物。

二,車站是觀光大門,應宣傳的是當地,而非他國特色。

車廂與車站都是大眾運輸的公共空間,每天有無數台灣與外國旅客出入其間。除了是重要的交通門戶外,也承擔著宣揚都市觀光與文化特色的重任。

希望外國觀光客到高雄火車站看到這個大看板,不要誤以為富士山,桃子,藍色櫻花,鯉魚,寶船......是高雄在地文化的特色。

而每天看慣了日本圖像的台灣旅客,也不會忘了玉山、合歡山、鳳梨、芒果、香蕉、藍鵲、彌猴、蝴蝶、黑熊、梅花鹿、百合、水仙、玉蘭......都是台灣本土的代表產物。

三,廣告公司應帶頭示範的是文化的「創意」而非「模仿」。

如果廣告目的不是行銷日本,而是想透過招財貓可招來商機的意涵來向企業招攬廣告的話,這樣的旨趣,除了借用日本動植物的生財寓意之外,難道無法從台灣人自己的文化概念中製作能讓人聯想出「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的廣告圖像來嗎?

「創意」是廣告的靈魂,從己國文物中取材,賦以古老文化一些嶄新的現代意義,是否比外國文化的全盤移植,更能展現出廣告製作者的創作理念與格局?

對台鐵而言,或許這只是一張不重要的廣告圖,在乘客眼裡,這是台灣最大的公共運輸系統以何種心態對待本國文化的嚴肅問題,台鐵能不謹慎以對乎?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