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日前爬合歡山,被民眾「野生捕獲」,將照片貼在臉書,他目前人還在山上,不過投書外國媒體《華爾街日報》談南海仲裁案的文章今(27)日刊出。文中馬英九表示,南海仲裁案海牙法庭並沒有實地調查,聽信菲律賓一面之詞,「仲裁結果製造更多問題,形成和平解決爭議的一大障礙」。
馬英九昨天被民眾拍下照片貼在臉書,今天文章刊出後媒體獲悉,以為他已返回台北,向馬辦要求採訪,豈料他仍在爬山,今天繼續爬合歡山西峰、北峰,讓媒體記者撲空。馬辦指出,這是馬英九首次爬3000公尺以上高山,馬為了這趟爬山,事前還曾騎單車、爬郊山鍛鍊腳力。
這篇登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以〈A Flawed Verd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一個南海的瑕疵判決)為題,文中馬英九指出,這項仲裁對台灣既不公平也根本不合情理,首先是缺乏應有的正常法律程序。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太平島已70年,但仲裁庭在討論太平島地位時,台灣既未受邀參與也未被徵詢。
「仲裁的邏輯也不合理」,馬英九指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者屬岩礁,但仲裁法庭竟修改標準,指島嶼地表須有「維持穩定民眾社群的客觀容納量」,這條件並非公約內容,仲裁還指這容納量不包括官方人員。
馬英九說,台灣人現在都感到很氣憤,立法院不分朝野黨派也通過決議譴責仲裁結果,並要求蔡英文總統登訪太平島,重申台灣主權與海洋權益的主張。蔡總統與本人均拒絕這項不公平,更欠缺台灣參與的仲裁結果。
馬英九問:「難道官方人員就不是公約所說的人類?」此外仲裁還說島上經濟活動不得「依賴外在資源」。馬英九強調:「全世界有哪一個島嶼或城市是完全自給自足的?」新加坡進口大量水源、食物和能源,「難道新加坡無權擁有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
文中馬英九還指出,他盡一切努力向仲裁法庭提交太平島最新、正確的資訊,他還親訪太平島,並兩度舉行國際記者會,此外還接受《CNN》和《海峽時報》的採訪。
馬英九指出,法庭未能到太平島實地調查,只聽信菲律賓的一面之詞,「缺乏實地調查蒐證和目擊證人的裁決,令人無法信服」。文末馬英九強調:「南海仲裁為南海主權聲索國帶來的問題比解答還多,不但無法奠定和平解決之路,還創建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