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解讀賴清德台灣獨立說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解讀賴清德台灣獨立說

 2015-10-05 10:20

上個月三十日,中國國民黨台南市議員王家貞在市議會針對台南市政府於今年七月成立兩岸小組的政策提出質詢時,刻意提及,去年六月賴清德上海之行原本要展現交流美意,卻不小心露出台獨主張,王議員認為,賴就乾脆明說你要台獨,何必口是心非?且如今又成立一個兩岸小組,根本是前後矛盾。賴清德答詢時一連說了三次「我主張台灣獨立!」,但進一步強調「我主張台灣獨立,並沒有說一定要兵戎相向,中國也要尊重台灣人民主權獨立的主張,殺朱拔毛一直是國民黨的政策。」

賴的主張台灣獨立說,立刻引起台灣媒體大幅報導。其主張之所以受到重視,主因乃在於現時正值總統大選的敏感時期,中國方面也高度關注,國台辦先是透過書面回應,接著發言人馬曉光當天晚上就公開回應說,「台獨沒有和平,只會給台灣帶來災難,台南市領導人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僅表明其對兩岸關係和台灣民眾福祉極端不負責任,也讓人們對民進黨更加疑慮。」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也趁此機會一方面說她雖不認同賴清德的台獨主張,但肯定他前後態度一貫,另一方面則抨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過去為李登輝擬訂「兩國論」,現在又喊「維持現狀」、「捍衛中華民國」,政治立場反反覆覆。

藍營媒體社論更以「賴清德台獨論是兩岸的兇兆」為標題指出,半年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反覆強調「維持現狀」、「遵循中華民國憲政架構」。但賴清德的「當然主張台灣獨立」之說,立即點明了民進黨的政治DNA,戳破了全黨刻意包裝的溫和形象,蔡英文當選後、尤其民進黨取得立法院多數席次後,兩岸關係將陷入不可測的風險,未來在兩岸關係上的破壞作用也會更大。

長期以來在台灣,只要是稍具分量的綠營政治人物公然說出支持台灣獨立之詞,便會立刻引來藍營和對岸的一陣口誅筆伐,外加恐嚇威脅,支持台灣獨立幾乎成了不可言說的政治禁忌。反之,藍營若大聲主張終極統一者,也必然招來同樣對待。這在在說明了台灣政界,甚至全體台灣社會,在中國長期的高壓恐嚇之下,幾乎已喪失了區分價值理念與現實行動間的能力,演變成自我對言論自由的劃圈設限,才會屢屢陷於這種無謂的對立紛爭,甚至拿來用作攻擊政敵的手段。

然而,對於價值與理念的主張與堅持,只要不危及人性人道,原本皆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範圍。賴的台灣獨立主張無疑屬於理想價值的堅持,許多綠營政治人物的獨派色彩比賴清德更清晰而為眾人熟知,但都無妨於當前民進黨從蔡英文以降,以台灣實質(de facto)上主權獨立,名稱為中華民國,全黨主張維持現狀的此一立場。換言之,這兩者根本毫無矛盾之處,蓋人往往處於客觀既予的歷史物質條件下,被迫在這樣環境的限制中,以求當下自我的存在,與調整自身的行動方向,這是作為有限的人的自然桎梏。但尋求克服與超越客觀的自然環境,努力追求屬於精神層面的價值理念,期待其未來的實現,更是人存在的真正意義。就如同在只能自求溫飽的現實生活中,總是心懷未來 能造福眾人的理想一般。

洪秀柱本身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難道不知道自己主張的終極統一,也是一種現實客觀條件與個人主觀未來追求的妥協之物嗎? 就因為她自己現在無能立即與中國進行統一,否則何必在追求統一之外冠上一個「終極」的框架。因此,藍營危言聳聽的「兩岸關係將因民進黨執政陷入不可測的風險,未來的破壞作用也會更大」,也不過就是一個終極統一支持者的焦慮罷了。

說到底,還是前總統李登輝看似前後矛盾或不連貫的回答,才是今天主張台獨者的真義,他說:「對賴清德的主張沒意見,…台灣要獨立,中國會用軍隊打台灣說不定」。而他自己則是「不曾說過台灣要獨立,他的看法是台灣已經獨立。」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