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美國牛雜進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美國牛雜進口

 學生 2015-02-12 19:59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兩年來,馬政府種種「拚經濟」的政治動作屢屢受到重挫,與中國簽署的服貿協議引發震驚世界的三月學潮,今年二月馬政府重新主張開放美國牛雜進口,以期獲得美方恩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再次地,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的健康被置於台美政治菁英的密室談判桌上。臺灣主流媒體完全聚焦於越獄案與學運遭到大規模起訴等熱點事件,而成功地掩蓋了美國牛肉的議題,但堅決反對美牛進口的台灣青年並不會因此而停步。

僅管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之前為經濟部掛保證,說明欲進口美牛的六項雜碎品非屬內臟(胸部之內)部位,不受食管法限制範圍,也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但是至今卻未取得任何社會共識,試問如果美牛如此安全,為何有關單位需要一再改變說詞,從一開始的禁止任何臟器進口,到今日的"六樣牛雜不屬於內臟"如此可笑荒謬的說詞。一旦開放進口美國牛雜,台灣人除了將面對變異普利昂(Prion)蛋白質入侵台灣食物鏈而埋藏狂牛症的長期潛在風險,更有著食用到台灣、歐盟與中國早已禁止畜牧業為使豬隻多長瘦肉而於飼料中添加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禁藥的危險。

瘦肉精、狂牛症、大腸桿菌都是對人民健康的重大危害,但是背後真正傷害勞動人民的不只是禁藥與疾病問題,而是政權躲在自由貿易保護傘後的階級性質,馬政府一切開放都是為了換取TPP入場門票,回想兩年前馬政府御用學者的種種發言「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不是瘦肉精」、「林書豪吃了美國牛肉還能打NBA」「吃一克瘦肉精也甘之如飴」等說法,都一再證實著馬政府為了打開台灣的貿易市場,為了服務跨國的資本家與他國政權,不惜用謊言與偷渡法案等手段來欺瞞人民。

美牛與服貿相同之處在於政府急迫的想開放台灣市場,所以不僅僅只是「瘦肉精」的問題,而是切切實實的階級問題隱藏其後,政府之所以急切想開放台灣市場,因為當開啟TIFA、加入了TPP ,市場開放之後,得到最大利益的是擁有跨國資本的大財團,財團可以在自由貿易保護傘下盡情擴張資本,壓榨本土與他國的工人階級;而本土的中小型企業卻會在財團壓低成本的競爭下,被市場排擠而倒閉。在自由貿易中,得利的永遠只有少數的資本家,而弱勢的勞動人民卻無法分自由市場的羹,除了要面臨勞動條件的惡化之外,還得冒著罹患狂牛症的風險承受美國傾銷的劣質牛雜。嗚呼哀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