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飛彈試射和核武研發引發東北亞情勢緊張,國防部長馮世寬上午指出,今天台灣面臨更嚴峻情勢,他要請各位放心,台灣不是北韓,不是沒有能力,但永遠不會像北韓一樣發展核武,製造另外一個核武危機,做為運用籌碼。
馮世寬說,「關心東亞和平國家都該為我這樣宣示感到慶幸,這些國家也該給我們稱讚掌聲。」他也強調,我們從不自認小國,我國的做法對東亞各國做出巨大貢獻,長年犧牲奉獻理應得到相關國家的對等肯定。
馮世寬也指出,兩岸和平和區域安全穩定發展,是政府長期以來追求目標,國家安全戰略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深化民主,保持靈活策略,也要和第一島鏈相關國家保持均衡友好發展關係。
針對總統蔡英文日前提出兩岸「三新(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主張,希望中國應該本於新的情勢需求,重新思考兩岸關係一事,但中國迄今未正式回應。馮世寬對此表示,他身為國防部長要提醒大家,兩岸政治情勢未能脫離舊格局前,我們仍可預見,中共文攻武嚇不會停止。
馮世寬今(7)日上午出席2017淡江戰略學派年會開幕典禮,並以「新型式下的台灣國家安全戰略」為題發表演講。
馮世寬說,有一位擔任過東南亞大使的人與他會面時就問,「台海情勢那麼緊張,為什麼接近70年沒發生過戰爭?」,他指出,回顧20年前,空軍有有全新的F-16、幻象及IDF戰機,新加坡還讚揚我們「空軍是全東南亞最強。」即使F-16戰機沒能完全獲得攻擊性武器,但我們有信心和能力對中共發起有效反制作戰。
馮世寬指出,我們從不畏戰、從不挑釁,默默承受中共不斷軍事威脅,犧牲奉獻展現自我防衛決心,才換取台海穩定。我們也沒有妄自菲薄,從不覺得自己是小國,給東亞各國做出巨大貢獻,「我們長年犧牲奉獻沒得到相關國家對等對待」。
馮世寬也提到,20年前中國飛機船艦只能在沿海訓練,今天他們經常到海峽中線,遼寧號航母和轟六型戰機,可以突破第一島鏈繞行台灣,每次繞行和遠海長訓,給我們非常大的壓力,不得不提升戰備因應。
他說,我們國防自主目的是捍衛國家,保護人民安全,今天戰略指導源於今年初QDR(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防衛固守確保國家安全,重層嚇阻,戰略上採取守勢,戰術上研發拒止作戰所需武器系統,強化資通電作戰能力,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
馮世寬並呼籲大家要深清事實,就是中國航母增加,黃海、東海已不能滿足訓練,遠海長訓將成為固定訓練模式,不斷擴大到第二島鏈,不樂見和中共兵戎相見,但一直以來謹守兩岸現狀政治承諾,不向中共挑釁,時時防止意外發生。
馮世寬說,中國不能否認已是區域大國,在亞洲要扮演更重要角色,負起更多責任,因此他呼籲中國要以全球戰略思維定位發展,期待兩岸關係有新的正面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