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看見高雄­­ – 深埋地底的怪物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看見高雄­­ – 深埋地底的怪物

2014-08-05 11:01
高雄市地底下埋藏著錯綜複雜的管路,雖過多年,基礎建設開展,但舊時的遺留仍在,巨大的不定時炸彈仍埋在地下。(圖片:網路資料、陳俊廷攝,民報合成)
高雄市地底下埋藏著錯綜複雜的管路,雖過多年,基礎建設開展,但舊時的遺留仍在,巨大的不定時炸彈仍埋在地下。(圖片:網路資料、陳俊廷攝,民報合成)

從小住五甲,阿嬤家住前鎮,這一帶成為我自小的記憶。對於高雄的印象極為模糊,猶原記得一心路底的那個醜陋、巨大的中石化廠、和「惡臭的愛河」、「林立的工業煙囪」、「汙濁的空氣」、「無法喝的自來水」之外,我竟無法具體說出「高雄」對我而言究竟算是什麼? 課本上寫的高雄,都是描寫著高雄重工業發展和環境汙染,對小時候的我而言,故鄉高雄竟帶有負面的印象。

大學時,高雄開始修補基礎建設,愛河不再那麼惡臭、岸邊也多了美麗河堤、捷運開通了。帶了幾次外地同學回高雄遊玩,大家對於嶄新的高雄都很喜歡,當時高雄的情感也慢慢的轉變為驕傲。但是,高雄在地的年輕人仍然為了工作離鄉背井、工業的煙囪仍然林立、空氣仍然汙濁,「產業轉型」與「環境生態平衡」仍是高雄努力要克服的問題。

爆炸於是就在我們習以為常的那晚發生了。

七月三十一晚上十一點,我騎著機車自一心路轉光華三路,沿途不斷聞到有如機油般惡臭。我以為是機車漏油,便下車檢查。至將近十二點,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伴隨著晃動的十五樓層,後隨即停電。我和媽媽一度以為是地震,但往外一看,橘色的火光一片地映在黑夜上,看得十分心驚膽跳。媽媽想起九點多時新聞才播報的氣體洩漏情形,說著「這種事情以前也發生過呀!你還記得嗎? 你小時候發生的事情呀。」我想起這附近不斷排出廢氣的工廠,以及後勁楠梓等等不斷汙染著高雄的環境事件。

對於過去,我知道的太少;對於現在,也掌握得太少。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三日上午八時五十九分,消防隊接獲報案,前鎮區鎮興路與鎮洋路口(鎮興橋附近)發生石油氣外洩現象,.....,由小隊長李世昌率隊員陳正坤,張簡正裕,黃瑞鵬等前往救災。到達現場後,現場立即發生嚴重氣爆,使前往救災的人員全數遭到嚴重燒傷,都在2-3度燒傷,.....,事故發生後,陳正坤於九月二十二日不治殉職,黃瑞鵬於十二月十五日不治殉職。....黃瑞鵬原訂十一月結婚,不料在中油爆炸案中遭嚴重灼傷過世,他的未婚妻邱子琴到醫院隔窗探視,紅著眼睛像未婚夫承諾『我會等你』。」

這一件件高雄過去的歷史事件,使我對這座城市記憶的輪廓,逐漸成形、深邃,不再是那些抽象的文字,而是歷歷在目的真實。看到地圖標示高雄市地底下埋藏著錯綜複雜的管路,翻閱著曾經發生過的事件,我感到無比的憤怒。這麼多年了,雖然基礎建設開展,但舊時的遺留仍在,巨大的不定時炸彈仍埋在地下。我們必須面對過去的錯誤,難道高雄人真的是二等公民嗎?

那一夜,急診室湧入大量傷患,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即使疲憊,仍盡職責與全力地努力救治災民。記得實習時,一位瀕死的年輕男性送入急診,急救過後宣告不治。他的家屬在簾內哭到肝腸寸斷,那一幕是我經歷過最令人鼻酸的畫面。面對生命的無常時,常是巨大的悲傷,也不難想像氣爆那一夜,傷亡病患送入急診的情形。

但如果這是一起「人禍」,如何「預防」和「根治」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找出這背後結構中的問題,透由政治性的參與改善甚至消滅它。我們希望公開管路圖,更不能讓石化管線再進入我們的住宅區,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一次。

唯有如此,高雄才會越來越好。我們會如此企盼著改變,是因為,高雄是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