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今(16)日表示,為協助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加速推動、增加投資台灣、提升經濟動能,自2018年起,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列管門檻,將從原本1億元下修至5千萬元。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主持行政院院會,公共工程委員會報告「2017年度第3季公共建設推動辦理情形」 。
工程會表示,今年度列管205項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全年度可支用預算3,600.7億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執行2,085.64億元,分配預算執行率97.67%,整體預算達成率57.92%。
工程會說明,多項公共建設經實地訪查解決問題,已完工啟用或有所突破進展,如南迴公路金崙大橋10月15日通車、台灣戲曲中心10月3日啟用、「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畫」第1階段9月26日全線通車、大潭燃氣單循環機組9月10日併聯等。
工程會強調,「公共建設督導會報」平台針對通案性困難問題態樣建立專案小組或處理機制,並與時俱進採取精進作為,包括2018年度將列管重大公共建設計畫門檻,自原本1億元下修至5千萬元等,將採取全生命週期協處機制,自規劃設計、採購發包、施工管理等各階段全面協助。
賴清德會中裁示,工程會報告顯示,2017年度列管公共建設計畫截至9月底預算達成率57.92%,較去年同期的預算達成率(54.77%)高,請持續精進;整體預算達成率偏低的計畫,請主責部會,特別是海巡署、科技部、環保署,首長應親自督導管考,工程會的預警機制也務必要發揮功能,主動提供協助,儘速排除困難,加速計畫執行。
賴清德指出,明年上半年前即將完工啟用的南港國家生技園區、蘇花改計畫蘇澳到東澳段、重要電廠更新案,以及高雄鐵路地下化與花東鐵路電氣化等14項重大建設,不僅具有指標性意義,也攸關民生產業發展,請工程會及相關部會全力推動,務必如期如質完成;同時指示各部會,在年底彙整今年完工的重大工程項目,向社會大眾說明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