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7日拜會宜蘭縣長林聰賢後表示,不放棄爭取北宜直線鐵路通過翡翠水庫最短路線的方案,至於環評問題將交由專業來解決。對此,環保聯盟創會會長、台大教授施信民表示,不論是「直線」或「繞道」都沒有興建的必要,最佳作法是在現有的鐵路提升行車速度,他強調,交通路線不只考量時間,還包括生態環境、人民便利性及工程難度等因素,呼籲柯文哲完整了解後再發表意見,以免降低發言的可信度。
有關北宜鐵路的規畫有二方案,最早是於2005年採取最直線的最短路徑,從南港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至頭城,全長36.3公里,行車時間約39分鐘,但在2006年5月19日遭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作出「不應開發」決議,建議另尋替代方案退回。
交通部鐵路工程局今年4月另提方案二,由台北南港經宜蘭雙溪、大溪至頭城,全長53公里,行車時間約47分鐘,和行車時間最少、速度最快的第一方案差8分鐘。
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從台北市政府開車到宜蘭縣政府只要1小時,針對北宜直線鐵路,他和林聰賢已有共識,將推翻原先的南港經雙溪到頭城的路線(方案二),共同爭取行車時間最少、速度最快的第一方案,至於新路線經過翡翠水庫的環評問題,將交由專業來解決。
交通規劃不只考量時間 國道3號路線為明例
對此,身兼柯文哲環保局長遴選委員召集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在接受民報電話訪問時表示,所謂「最短路線」的北宜直鐵方案,穿越自來水、飲用水等水質水量保護區,又經過九條斷層,靠近台北處是環境敏感區位,又有宜蘭端考古遺址,在2006年的環評就被否決了,只要環評沒過,就沒理由興建。
施信民指出,方案二避開水庫水區,交通部原本預計今年底提出環評,但眼看今年就要過了,卻還沒送環評,施信民認為,不論是「直線」方案一或「繞道」方案二的鐵路規劃都沒有必要,均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國家預算不應花在這上面,應在現有的鐵路提升行車速度,才是最佳方法。
施信民強調,交通路線的選擇,考量的因素不只是時間,還包括路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否有助於人民便利性、親近自然環境以及工程的難度等。他以高速公路的興建為例,國道1號路線採直線設計,但北部內陸人口很多,上國道1並不是很方便,而國道3號的路線,在北部時靠近山區,到了新竹、彰化時卻是往海邊去,是為了方便海邊的人使用,而彰化後又轉進內陸,雖然有點浪費時間,但路線的設計是以各地民眾使用的便利性為考量,而非為了節省時間。
施信民進一步表示,柯文哲一再強調,在開發和環保之間,他較重視環境保護,這理念當然很好,但很多事,他以前並未關心,對他而言是新的議題,應在完整了解後再表示意見,尤其是要對具體個案的事實好好了解,才不致使說出來的話和他的理念相衝突,否則時間久了,他發言的可信度將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