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誰應為年金財政黑洞負責?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誰應為年金財政黑洞負責?

  2017-02-02 17:35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年金改革此一世紀工程歷經扁、馬二朝,無疾而終,以『騙』局收場。蔡總統繼任大位,以飛蛾撲火之勢,誓言年金改革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或更直白地說,今天不做台灣將沒有明天。並任命陳副總統為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經歷20次年改會、4場的分區座談會及1月22日在總統府的國是會議落幕。在各不同職業別,不同利益團體吵吵鬧鬧、抗議及媒體尖銳辯論(吵架?)中,終於做出重大決策草案,準備將此草案送立法院,俟立法院將法案三讀通過總統公告實施之。

陳副總統秉蔡總統之意志,主持年經改革委員會,面對年金委員冗長發言、無理謾罵總能不溫不慍的耐心傾聽。在此吃力不討好的年改世紀工程中,親上火線,在媒體接受訪問或盤問、召開記者會確認改革方向、澄清若干謠言……等等,似乎可為這個因制度所製造出歷史錯誤找到出路,也看見年金改革之階段性任務可順利達陣之曙光。

年金若不改革,年金水庫入不敷出,將於未來10年有水庫枯竭之虞,破產後的年金全民都是受害者。年金水庫之所以破產,乃肇因於國家財政困難、少子化、人口老化、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等因素造成各類保險(包含公、教、軍、勞、農保……)的支出大於收入。因此年金改革的藥方為:多繳、少領、延退,6字真言,多繳、延退可以開源,少領則可節流,其理甚明。

都是錢惹的禍,千里為官只為財;熙攘人群貪黑起早,一曰為利,二曰為名;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士農工商,大多數的人都在為孔方兄勞累奔波。在年金改革的大道上,不管怎麼改都是奪人錢財的活。在孰令致之此一議題下,都把責任推給沒有生命,無法為自己辯白的制度與歷史。難道造成如此嚴峻的困難與挑戰,不需要有任何人負責嗎?找出元凶,找出真相,也許歷史與真相無法為少領、多繳的錢找到補償。但總能留下歷史紀錄,讓後人評價其功過吧!

從1949年國民黨轉進台灣,斯時在兩次世界大戰戰火摧殘下的亞細亞的孤兒,可謂百廢待舉。不可否認東渡登台的蔣氏政權,對台灣的發展起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更於上世紀7、80年代帶領台灣成就了台灣經濟奇蹟,迄今我們仍然在享受此經濟奇蹟之果實。但蕭何月下追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細數造成年金改革非改不可的所謂歷史與制度,制定此一制度者即為1949年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國民黨以其長期執政之優勢,享有分配國家資源之大權,從大陸來台的所謂『阿山』人口約占10%,但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吏就約有90%是的所謂『阿山』。長久以來在國民黨主政之下所建立的所謂制度,確實有向照顧軍公教族群傾斜之斧痕。其後經歷黨外時期、民進黨順利組黨、推動國會全面改選、2次政黨輪替、到民進黨全面執政迄今,政壇上的省籍情結因民進黨的成長壯大發展成藍綠情結。制度的錯誤,歷史的傷痕,藍綠都有無法推卸之責任,不管是總統到地方政府首長、立法院到地方議會,這些首長及民代受由選民用一張一張的選票選出來的,那就讓我們一起承擔吧!

民進黨以穿草鞋起家,除獨立建國為其理想外,建設台灣成為福利健全的國家也是其重大主張。組黨之後,目睹國民黨吃香喝辣,而一生劬勞守著一畝三分地老農們,臨老無依,為照顧老農,主張發放老農津貼,光就老農津貼每次選舉都是藍、綠政客所操弄,以政策買票,老農津貼一再加碼,因繳的少領的多,其福利相較於其他職業別之保險相對優渥,也衍生出假農民盜領老農津貼情事,此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民進黨,不可不察。

從主張老農津貼加碼,就可以獲得選票此一邏輯出發,不管是中央或地方,不管口袋的深淺,也不管是否符合法理與公平正義,諸多包裹著社會福利糖衣,行政策買票的政見與施政一一呈現,只為承諾競選政治支票所蓋成的蚊子工程也一一冒出。他們所燒掉的錢,不管是社福政策、蚊子工程,在經濟景氣的年代可能沒有人感覺他們的存在。若干特定族群反正可以從中獲得短期利益,誰會問錢從哪裡來?就算有浪費甚或貪污舞弊,反正所浪費、貪汙的是公家的錢,與我何干?國家財政困難,年金改革號角聲起,若干社福政策、佇立在各地方的蚊子工程似乎都成為了國家財政困難的無字碑、墓誌銘。

筆者不反對進步的制度,是要用國家的力量照顧相對弱勢者,但此一照顧應當不僅僅是發錢了事。也不樂見因社福政策養成人民不勞而獲、擺爛等消極心態,過度優渥的社福政策,國家把每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都照顧周全時,是否也應問錢從哪裡來?

李師科,台灣搶銀行的祖師爺,拿著槍向行員說『錢』是國家的,『命』是自己的,然後將一疊疊的鈔票裝袋後揚長而去。好一句錢是國家的,但當國家財政發生困難,必須改革並傷害人民利益時,才驀然回首,驚見原來國家的錢就是我的錢是那麼的有感,是那麼的真確。政客買票,對選民略施小惠,這些政客當選之後會以權換錢、會貪污舞弊是必然結果。官箴不振、決策粗糙做出錯誤的決定、浪費公帑也成了政壇常態。參與選舉像吸毒很容易上癮,權力如春藥一朝上手,勢難釋手。年改世紀工程,是否讓人民每一次面對神聖的選票時,應有更理性、成熟的態度投下你的選票。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用選票選出不適當的首長或民代,如同選民用選票做出錯誤選擇。年金為何必須改革,與其賴制度、怪歷史的,不如檢討制定政策的人及用選票授予有權制定這些制度的政客的選民更實際些。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