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後,每當風吹麥田,麥穗起舞,麥子的顏色就會提醒我,有個金黃色頭髮的王子,曾經走進我的生命,並和我有過美好的相遇。」狐狸對即將離牠而去的小王子説。
戴秀芬的常用句型:1. 親愛的,啾!2. 來我家唱卡啦OK。3. 為了下一代,我們要⋯⋯。4. 你要去哪裡,我載妳過去。5. 喜歡嗎?送給你。6. 我先捐5000元。7. 誰誰誰,我認識。8. 這本繪本我有。9. 我請人幫忙算過,你工作⋯⋯。10. 來,來找葉老大喝酒,他酒很多。11. 沒關係,我跟你說⋯⋯,不用擔心。12. 耕倫小時候⋯⋯。13.要幸福⋯⋯。14. 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一個使命⋯⋯。15. 好書一定要推薦,分享給好朋友,燕瓊,我買XX本。16. 沒地方住?來社子島大飯店。17. 來我家吃飯,葉大哥煮⋯⋯⋯⋯。甜言蜜語浪漫情懷,言行一致,實踐夢想始終如一的戴秀芬,好友紛紛跳出來在臉書拼湊起俠女的各方影像,在她生前影響的層面,具體的行動所銘刻於人心的故事、感受,一定將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的。生命有時盡,情操感人的故事,至遠至深無盡時。──分享自《戴秀芬臉書》
最左第一位戴秀芬和婦團領袖「自費」組團,深入首爾市參訪社區營造和社會經濟共同體。圖/陳來紅提供
17句中,盡是對於人、對於事、對於社會的深情。不同的朋友一一的流露不捨,訴説一個接一個任務的故事,我們不免憤慨台灣政府執政者決策不良,不斷地耗盡本土精英抗爭。台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錯誤決策,令人才不斷地被動員、被運用竭盡。甚至於在支持中被消費殆盡,多少人被利用過即不理不睬?
細數秀芬參與的公共事務⋯⋯實在沒有人完整地理解。
擔任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理事長時表示:「北投的百年歷史風華,齊集山水自然為經,人間真情為緯,織就一方雅錦,置放成北台灣的絕代秀麗。百年經典絕非故事美麗的結局,徒只懷念舊日風華,如果沒有思考我們代代傳承的精神何在?我們腦中總出現如同孩子追究故事的熱切,然後呢?」
力挺柯P,主要是實踐「審議式民主」的公民參與理想。圖/陳來紅提供
在病危的病房外面,大河基金會的董事長邱明民心急如焚不斷地說:
「新北投火車站就要上樑了,希望秀芬姊在場⋯⋯」
【新北投老火車站】
為了蓋捷運,1989年老火車站被拆了,這使社區的一些居民非常捨不得,幸好李重耀建築師努力奔走,又遇到了愛好歷史古物的施金山,施金山以象徵性的一元買下來,再花了千萬元把車站拆解到彰化縣台灣民俗村內重組,新北投車站才逃過一劫,成為全台北市唯一保存下來的老車站。2007年施金山過世,台灣民俗村閒置,園區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人管理維護,7棟老建築嚴重受到破壞,彰化縣政府只好趕快列為暫定古蹟。關心的人都非常著急,「北投八頭里仁協會」2012年底提送「新北投車站風華再現」合作企畫希望募款七百萬元,並徵求至少一千位重建志工,大家出錢、出力,一起把車站蓋回來。運動努力到了今年3月,大家差不多已經絶望時,4月突然峰迴路轉,很戲劇性,火車站新的所有權人日榮公司決定無償捐出車站給台北市在新北投原址重建。
不再流浪的《新北投老火車站》出處自「北投八頭里仁協會」刊物。圖/陳來紅提供
【保護碧潭吊橋】
臉友説:「秀芬老師便是如此懷抱熱情的人。不是北投人,卻為北投付出心力;不住新店,卻為碧潭吊橋挺身維護!兩處我都住過,現想來更加感念!人間大愛,秀芬老師是永遠的典範!」
台大土木系的科班出身王偉民說:「⋯⋯環盟的介入,對碧潭吊橋的保護至關重要,沒有秀芬的仗義,碧潭吊橋的保護早就後繼乏力了。
也是那時,秀芬說,她熟識碧潭吊橋建橋施工者「光智商會」陳海沙先生家族,碧潭吊橋是台灣人建造的,不是日本人建造的。
自那時起,我們才努力探索碧潭吊橋建橋的歷史,也才理解到,碧潭吊橋建橋的發起人賴雲,主辦兼設計人江石定,施工人陳海沙都是台灣人,而且都是第一代受國民教育、科學教育的台灣人。
自那時起,我們才將注意力從對抗建商轉移到碧潭吊橋本身,雙弧吊橋的靈秀優雅與能承載吉普車會車的勁度;於今世上獨一無二,承載橋體業已80年的鎢鋼球軸承,即簡單又極堅韌的精緻工藝。碧潭吊橋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的發掘,對碧潭吊橋的指定古蹟至關重要。沒有秀芬的熱忱,碧潭吊橋的提報古蹟不會發生。」(摘自:王偉民〈念秀芬〉)
2016年3月26日在立法院為了《保護碧潭吊橋》仗義直言。圖/陳來紅提供
【反對北投纜車】
八頭里仁理事長戴秀芬對北投纜車的不平,屢屢為此發聲。
在仁愛醫院的病房外,葉慶隆教授(秀芬尪)跟我說:「等秀芬好了,再來社子島大飯店住」。一位〝如俠女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想怎樣行俠仗義〞(慶隆笑稱)的台灣女子,其背後有這樣深愛妻子的伴侶,我們不禁淚落深感不平⋯⋯活在這令人疲憊的歷史時刻,為天命捨身的良師益友,功成身退的時刻未免太早吧?我們非常不捨!謹在此向葉家戴家深深的致敬。致謝。為了秀芬曾經走進我們的生命,並和我們有過美好的相遇,豐富過我們。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