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林鐘雄經濟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10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林鐘雄經濟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10

淺談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選擇理論

 2014-12-23 11:33
如果對某人來說這些作為不是最佳選擇的話,則他不必要也不會這樣做。所以吸毒、吸菸、犯罪、自殺等自願性行為,對任何會且願意如此做的人來說,也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網路資料)
如果對某人來說這些作為不是最佳選擇的話,則他不必要也不會這樣做。所以吸毒、吸菸、犯罪、自殺等自願性行為,對任何會且願意如此做的人來說,也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網路資料)

12 吸毒、犯罪與自殺都是理性的嗎?

就如Herbert Simon 在〈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的文章中,一開頭時所說的:「人類行為是如何進入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呢?首先,人類的目標和動機被假定是呈現於事先給定的效用函數的形式中,它使得個人能夠在面對所有可能的商品和服務組合中做出一致性的選擇。第二,經濟行為者被假設總是在所有他們可得的選項中去選擇一個能夠產生最大效用的選項。」

換句話說,新古典經濟學進行分析人類選擇行為的兩大核心假設是:給定既定偏好與人是理性的;另外,又要求選擇行為要有一致性。

以只有兩種商品的情況為例說明。給定既定偏好,等同於你可畫出你的無異曲線。人是理性的,就是假設你會衡量利弊得失以追求效用的極大,所以你有動機且有能力找出預算限制線與某一無異曲線切點所對應的最佳的消費數量組合。另外,一致性的行為要求,表示在相同的決策方式下,人們必須要有一致性的偏好。

「人是理性」隱含人們會選擇使「效用極大化」的選項或決策,並且選擇效用極大化的選項等於是採取最佳行為。這樣的概念在一位典型的經濟學家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地被灌輸、被使用、被演練,在潛移默化之中對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與看世界的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理性決策」等同於「效用極大化」等同於「最佳行為」,這隱含不論對任何選擇來說,只要人們有自由意志且在自願的情況下,如果對某人來說那選擇不是最佳選擇則他就不會這樣做,也就是他之所以這樣做因為這對某人來說一定是他的最佳選擇。換句話說,存在一定就有它的道理,無論一個人做什麼一定是他當時的最佳選擇,否則他沒有必要那樣做;如果不是他的最佳選項,他當時一定可以不那樣做。

因此,人是理性的隱含對人們的一般性的消費與活動,如買蘋果與橘子、運動或讀書,都不應該受到他人的干涉。

甚至,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吸毒、吸菸、犯罪、自殺、儲蓄太少、吃太多、運動太少等對一般人來說,是屬於異常的或不聰明的行為且是事後會後悔的行為呢?依據上述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經濟學家認為這些行為也都是理性的,也就是理性決策下的最佳行為,因為如果對某人來說這些作為不是最佳選擇的話,則他不必要也不會這樣做。所以吸毒、吸菸、犯罪、自殺等自願性行為,對任何會且願意如此做的人來說,也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這樣的思維方式導致任何人的任何作為都是理性的結論。因此,不論任何人做任何事其他人或機構都不該加以干涉,除非其行為會對無辜的第三者造成影響等其他考量。

進一步說,如果有些人想要人生活得比較精彩,而不是想要活得比較久,而藉由登大山、游大海等冒險活動來達成人生目的,這種作為當然是可以的而且是不應該受到干涉的。並且,如果有些人想藉由吸毒、抽菸喝酒等方法來達成活得比較精彩的目的難道就不可以嗎?性交易與賭博難道不可以嗎?性交易與賭博都是兩廂情願的行為為什麼不可以呢?結婚後的性行為難道就不是交易嗎?買彩券、買股票與買房地產等難道就不是賭博嗎?依據人是理性的原則,這些作為也都是不應該受到干預的。對這類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讀瓦特布拉克(Walter Block)所寫的《百辯經濟學》(Defending the Undefendable)一書,該書中有很多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精彩論述。

因此,經濟學家與經濟學教科書中有時會出現如下的論述:

犯罪是理性的或是理性決策下的最佳行為,因為如果對某人來說不是最佳選擇,則他不必也不會這樣做,所以犯罪對任何會如此做的人來說,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自殺是理性的或是理性決策下的最佳行為,因為如果對某人來說不是最佳選擇,則他不必也不會這樣做,所以自殺對任何會如此做的人來說,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吃太多而變得太胖是理性的或是理性決策下的最佳行為,因為如果對某人來說不是最佳選擇,則他不必也不會這樣做,所以吃太多而變得太胖對任何會如此做的人來說,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花太多錢而破產是理性的或是理性決策下的最佳行為,因為如果對某人來說不是最佳選擇,則他不必也不會這樣做,所以花太多錢而破產對任何會如此做的人來說,都是最佳且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人是理性的隱含不論任何選擇對任何會如此作為的人來說,都是最佳的選擇,因此政府什麼都不要管。

你會接受這種看法嗎?我不會完全接受這種看法,因為關於這類事情,太多人會在事後長期生活在悔恨之中,這表示很多這類的行為本質上是一時衝動下的行為,我們不能將行為時點在亢奮的情緒下來看是最佳選擇而事後會帶來長期悔恨的行為稱為理性的行為。一項行為或決策是不是理性的,應該由長期的平均觀點來看會比只由決策與行動的那一時點的眼光來評估更有意義,只由單一時點的眼光來說任何行為一定是理性的觀點,真是不理性的觀點。但這是典型的新古典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因為他們都是同一座西方經濟思想工廠所製造出來的腦袋的標準思維方式。

至此,你可以進一步想一想,是不是用新古典的個人選擇理論,你可能會把蘋果(不理性的行為)看成橘子(理性的行為)呢?

我還可以再舉出不少例子,應該說相當多例子(我其實還沒有認真去思考與搜尋與彙整這類型的例子呢,否則我應該說很多的例子),告訴你為什麼應用新古典經濟學的標準消費理論,在一些情況下會讓聰明的自視甚高的經濟學家,錯誤荒謬地將蘋果看成橘子。這時候你可能也會非常印象深刻地警覺到在這種模型與思維方式之下,表現愈好的經濟學家的言論與理論可能是越值得令人擔心的。

我還可以再舉出不少例子,告訴你為何新古典經濟理論是一把陳舊的但極度特殊的「經濟學的刀子」,極端特殊到可以一刀把蘋果切成橘子的怪誕經濟學。但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寫得非常長了,應該是要進行收尾的時候了。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