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詩寫台灣】喜登台灣最高峰的玉山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詩寫台灣】喜登台灣最高峰的玉山

2020-02-04 11:10
登玉山主峰「之」形山徑,最上段全是岩壁。圖/翁彊攝影,作者提供
登玉山主峰「之」形山徑,最上段全是岩壁。圖/翁彊攝影,作者提供

破曉喜登臨,
晴光照遠林;
足立千峰頂,
胸吞萬里雲。〈登玉山〉

玉山是台灣第一高山,百岳至尊,是台灣的象徵,是布農族和鄒族的聖山,也是台灣全島子民共同聖山,人人皆以能登一次玉山為榮。 

滿清統治台灣212年,玉山在遙遠的重山疊嶺,蠻荒險惡,人跡不到的深山中。布農族和鄒族自古有無人登過,無可考。 清代文人知玉山是台灣最高山,寫玉山詩文,都只是在平地遙望玉山,寫遠渺的想像和聽聞的傳說,未有人登過玉山。陳夢林〈玉山歌〉就說 「自古未有登其峰,於戲!雖欲從之將焉從?」

1896年,有日本人和德國人自稱曾登玉山頂,無明確證據。1900年4月,日本人類學者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從阿里山登玉山,在山頂立木標作詩「異國山外又有山,唯以此山為獨尊」,是被認登玉山主峯頂的第一個隊伍,開始揭開主峯的面紗。

1920年,日本鼓勵登山活動,登玉山者漸多。1927年,台北第三女子高中12位女學生,是第一批登玉山的女學生。

戰後1952年,有一隊山友登玉山,帶動登玉山風氣,之後有登台灣百岳的風潮。1970年前後,每年暑假都有大專生團隊活動登玉山。1985年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山路整修更好走,登玉山者更多。

 
1973年大專生暑假登玉山。圖/雷少蘭攝影,呂自揚提供

以前登玉山有二路,一從東埔經八通關上玉山,一從東埔或阿里山經塔塔加登玉山。今大多從有車可到的塔塔加登山口登玉山,夜宿排雲山莊或圓峰山屋。現在登玉山都要先抽籤,2013年排雲山莊重建,有提供餐宿,不用背重背包。


2013新建的排雲山莊。圖/呂自揚攝影

草坡、森林、懸崖、峭壁

從海拔2600公尺塔塔加登山口,到3402公尺排雲山莊是8.5公里,一般約走5至6小時。登山步道順著玉山前峰、西峰的南面山腰走,又陡又彎,有草坡、森林、懸崖、大峭壁。山腰下面的山谷,都是楠梓仙溪的最上游發源處。路上有孟祿亭和西峯山屋可休息。在西峯山屋,已可仰首遙望高聳雲端的主峯。

登主峰步道,真正陡峭險峻難走的,是從排雲山莊到主峰山頂的2.4K,一般約走2至3小時。最後一段700公尺,是已無冷杉和玉山圓柏的石頭山,都是陡峭岩石坡和危險斷崖。風口處的懸崖,路窄風大,有鐵欄杆,底下是千丈深谷。最後200公尺,石壁更陡峭,有的地方有鐵鍊可拉,不論上去或下來,都要手腳一起來。


作者1979年登玉山主峰獨照。圖/呂自揚攝影

我登玉山兩次。第一次是隨登山界四大天王之一的丁同三老師帶隊登玉山。我們1978年8月27日住東埔,第二天走沙里仙溪上塔塔加,下大雨,就在塔塔加登山口附近簡陋工寮過夜,29日下午入住排雲山莊。30日早上四點,輕裝摸黑從排雲山莊出發,在太陽已從東方中央山脈的山頂出來時,登上玉山主峰。

我從小就在高雄田寮月世界之惡地形荒山長大,長年在陡峭光禿的山野爬高爬低,六年小學每天上學,赤著雙腳走一小時的崎嶇山路。所以,玉山雖高峻陡峭,我走起來仍算輕鬆。


現在的塔塔加玉山登山口。圖/呂自揚攝影

千峯萬嶺 起伏連綿

第一次登玉山,滿心歡喜的站在主峰山頂,清晨晴和亮麗的日光,正溫暖地和盡情奔放地從東方,灑照在玉山和所有的大小蒼綠山頭,也灑照在我穿著黃色小雨衣的身上。舉目遠眺,視野壯闊,遠近俊秀的千峯萬嶺,起伏連綿,白雲悠悠,雲天萬里,一望無際。

這時候,想著此身正站在台灣最高山,百岳最高峯的最高點,也是全島的中心點,整個台灣從最北端的淡水基隆,到最南端的墾丁鵝鑾鼻,千峯百岳,綠野平疇,皆全部在我的腳底下。真的是登玉山,望雲天,俯大地,臨長風,不禁為之歡喜興奮滿胸,襟懷寬闊,張手高呼,豪情萬千。

山友都與那立在峯頂的三公尺銅像拍照,我不喜歡這銅像,破壞了台灣最高峯秀麗雄偉的自然景觀。就以北峯為背景,拍了一張獨立千峯頂的個人獨照。

我1978年登玉山,三十年後「詩寫台灣」,找出當年在主峯拍的個人獨照,看著照片回味當年登玉山的情景,寫下〈登玉山〉五言四句:

破小喜登臨,晴光照遠林;
足立千峰頂,胸吞萬里雲。

相信我這首〈登玉山〉詩 ,短短而琅琅上口的四句,已相當程度地寫出了曾登玉山的山友,摸黑努力攀登陡峭山徑二、三小時,終於滿心喜悅登上台灣最高山 的山頂,雙足高立在千山萬嶺的最高顛,心胸寬闊的遠眺 四面八方之峰巒俊秀 ,雲天萬里的美景時 ,那內心最大、最美、最悸動、最豪情的共同感受。


張添源書〈玉山詩〉。圖/呂自揚攝影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