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今(24)日邀集學者專家進行「建制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座談會,對於房地合一課稅、自用住宅予以優惠、成本認定以及溯及既往,不定日出條款,土增稅以稅額扣抵等均有共識,財政部長張盛和強調,台灣的房屋和土地分離課稅的作法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不過是否能趕得上明年第一個會期送交立法院審議,張盛和則表示,這是台灣的第一次,要慎重,但財政部會盡量朝目標前進。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已指示朝房地合一課稅方向前進,並要求財政部可以在年底前提出具體作法,為此,財政部今日特邀10位學者專家參與座談,聽取學界意見。
張盛和指出,觀察我國過去5次改革記錄,幾乎都沒有碰到房地要合一課稅,同時,財政部也觀察國際做法,發現房地分開課稅幾乎只有我國才這樣,因此,不管從國際趨勢以及稅制來看,房地稅制都到了改革的階段。
張盛和指出,房地合一課稅必須要處理的問題,包括:(1)未來如房地合一以實價課徵所得稅,已繳納之土地增值稅應如何處理?(2)無法提示房地實際取得成本者,應如何認定其成本?(3)農業用地及農舍是否排除於課稅範圍?(4)是否對長期持有者或僅有一間自住房屋者給予優惠?及(5)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否併同檢討?
在經過3個多小時討論過後,張盛和表示,今日與會學者都提供相當多的意見,已經有達成共識的部分包括,學界多認為房地稅制合一是一定要走的方向,其次對於自用住宅、農地、長期持有房地者的賣房所得,應該給予優惠。第三則是不設日出條款,也就是新制上路後會溯及既往,第四則是若無法舉出交易成本相關證明,可以由財政部訂定公式化來估算。最後則是土地增值所得課稅,學者們多贊成用所得稅扣抵方式進行。
不過歧見較大的部分則在於,房地合一到底要採分離課稅還是納入綜合所得稅課稅,仍有不同看法。而在長期持有或自用住宅、農地等,要給予免稅還是優惠仍各有意見。
另外,今日座談會中也討論奢侈稅,部分學者認為奢侈稅可以退場,但部分學者卻認為奢侈稅能與房地合一並行,不一定要退場。
由於房地合一是稅制中重大的變革,財政部預計於8月中還會再邀集各不動產業界、相關團體進行座談,聽取各方意見,再彙整融入草案規劃中。但是否能如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所述,年底前可以送達行政院,張盛和則以「房地合一是稅制史上第一次,一定要慎重。」一語帶過,不願設下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