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段宜康風波的教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段宜康風波的教訓!

2016-09-01 10:57
最近立法委員段宜康因為洩恨式的談話,而被國人罵到臭頭,連帶的民進黨也受到池魚之殃,受傷不輕。圖/中央社
最近立法委員段宜康因為洩恨式的談話,而被國人罵到臭頭,連帶的民進黨也受到池魚之殃,受傷不輕。圖/中央社

最近立法委員段宜康因為洩恨式的談話,而被國人罵到臭頭,連帶的民進黨也受到池魚之殃,受傷不輕。

段宜康乃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如果他對公共政策表示意見,無論他怎麼胡說八道,那都是他的自由。問題是,由近年來段宜康的實質表現,他其實已超過立委的本業,更像是個打手型的立委名嘴,他喜歡利用立委身份,對外胡攪蠻纏,也喜歡利用立委身份,在臉書上大發議論,扣人帽子或對人展開攻訐。他已溢出立委角色,更像是個攻擊型的名嘴打手,這乃是他官司不斷,而且經常敗訴的原因。如果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早該辭掉立委,轉任名嘴。以他炒作話題及攻擊他人的技巧,他在名嘴這個行業必可出人頭地,賺的錢也比立委還多。

問題是立委身份畢竟是有用的,立委就有身份並取得發言權,縱使官司打輸判賠,也只不過賠個幾千一萬,不痛也不癢。但他這種名為立委,實為名嘴的表現,搞久了,夜路走多必定會碰到鬼。這次花蓮市長補選,他那種動輒亂罵人的習慣,這種終於踢到了大鐵板。

花蓮市長補選,民進黨候選人慘敗,相信內心不爽的人必然不在少數。但絕大多數內心不爽的人,畢竟已習慣民主選舉的規則,摸摸鼻子就過去,民主的選舉就是「願賭服輸」。

但段宜康畢竟與人不同,花蓮市選輸,他覺得是「椎心刺骨之痛」,於是他就把痛恨往選民身上發洩,他在臉書上發飆,宣稱「我沒辦法假裝不鄙視那些選民」,選輸了就罵選民,段宜康的民主素質由此可見。後來他雖然撤文道歉,但又不乾不脆的影射國民黨賄選,於是段宜康捅出了大摟子,甚至民進黨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他惹出了一個超大型的風波,民進黨也被拖累。


圖/民報資料照(王志偉攝)

由段宜康風波,我就想到台灣政壇的名嘴文化。近年來台灣電視廣播都盛行名嘴,但台灣的名嘴並不是以意見和學識取勝,而是以立場及攻訐取勝。各家媒體都養了自己的名嘴,黨同伐異的文化更加普遍,所謂的「藍綠惡鬥」有一大半是藍綠名嘴所造成的。對於媒體市場所造成的這種政治亂象,媒體的自律應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但台灣卻少了這種媒體的自律。當立法委員不務正業,更像是立委名嘴,所以才有段宜康這種人物。當黨立委竟會說出鄙視選民的話語,他要的其實已不是民主而是獨裁!

蔡英文當選後,當以「謙虛」作為口號,但由段宜康的表現卻可看出民進黨的勝選,其實是鼓勵出民進黨某些人的囂張、極端以及惡形惡狀。段宜康的風波對蔡英文的政黨政權就造成了很大傷害,所以蔡英文對段宜康風波不能小覷,今後對黨的紀律、公職人員的言行可能已需要加把勁!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