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6月20日中國異議作家余杰發表最新力作《刀尖上的中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6月20日中國異議作家余杰發表最新力作《刀尖上的中國》

──新書會並將與黃國昌、孔悎峰對談台獨和港獨以及中國解體

 2015-06-17 10:30

中國異議作家余杰6月20日(六)晚間七時至九時將於金石堂城中店生活學堂發表最新力作《刀尖上的中國》,這也是他這次訪問台灣最後一場活動。新書發表會上,余杰也將與黃國昌以及來台訪問的華裔學者、香港獨立理論的重要闡發者、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孔悎峰對談,討論台灣獨立和香港獨立以及中國解體。

為《刀尖上的中國》寫推薦序的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酉潭以「言論自由是社會進步的標誌」為題在序文中表示,剛過去的2014年,一開始許多人用很浪漫的諧音來稱呼「愛你一世」,但對於兩岸四地的華人來說,卻是公民社會運動與民主發展驚心動魄的一年。在台灣,三月的太陽花學運開啟了公民社會運動的新篇章,直接影響到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政治版圖的大翻轉;五月則在澳門發生了反對政府肆意要增加官員福利制度的大遊行,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澳門人口不足五十六萬,參加人數卻約兩萬);而在香港,九月發生了長達接近三個月的爭取「真普選」運動,舉世矚目。然而在中國大陸,卻一方面發生抓捕新四人幫的反貪腐政治鬥爭,另方面對任何維權與公民社會運動,採取強力打壓的作法。而無論台灣的民主化進程、香港的爭取民主化運動,或澳門公民意識的抬頭,都是中共政權無法完全掌控也不樂意見到的。

李酉潭說,這個時候,來看看余杰最新的力作《刀尖上的中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至於如何來看待這本書的出版?李酉潭引述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自由主義的代言人約翰彌勒(John Stuart Mill,1806-73)在《自由論》中的觀點:「如果全人類除去一個人只有一種意見,而那一個人另有相反的意見,前者的不應禁止後者發表其意見,也和後者在權力能及時不應禁止前者發表其意見一樣。」這是因為「禁止一種意見發表的特殊罪惡,是它形成了對人類的劫奪行為;它所損害的不限於這一代,還及於後世;而它對於不同那種意見的人的損害,還要多於它對持有那種意見的人的損害」。

《刀尖上的中國》此書的特色之一在於作者以夾評夾敘的方式,不僅對於每一本書提綱挈領地做出介紹與評論,更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仔細閱讀本書,可以使讀者快速有效地掌握兩百多年來中國發展的梗概,並思考中國未來何去何從。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