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中國之間,一邊一國。已不是只有台灣朝野的共識,現在連中共的發言人一開口說話,也很自然的,說出一邊一國的真實內涵。特別是當他們對於台灣「干涉中國內政」時,馬上出言不遜的叫罵,完全等同於對付外國人的口氣時,一邊一國的實況,其實已是目前的現狀。
總統馬英九在國慶典禮致詞時堅定表示支持香港普選,並呼籲中共,應該讓「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范麗青回應說,對香港政改,台灣方面「不應對此說三道四」。
這個說法習近平用過,專門對付「外國人」。
2009年2月11日時任中共的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墨西哥與當地華僑見面時表示:在國際金融風暴中,中國能夠基本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已經是對全人類最偉大的貢獻。他還指出,有少數「外國人」對中國事務「說三道四」:「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把習近平這段子拿來比一比,就知道這種口氣,專在指責「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現在「外國人」馬英九也入列了。
十月十日馬英九表示對有關香港民眾最近為爭取特首普選的行動堅定的支持。他認為「大陸與香港的民主發展,取決於領導人面對改革的智慧與度量」。馬英九並說,30年前,大陸前領導人鄧小平在推動「改革開放」時,曾說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名言;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充分實現17年前大陸對香港的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選特首,50年不變」。這應是馬英九當總統以來說得最好的一段話,也充份的表達了台灣價值觀與正義感。特別是放在國慶文告中,意義重大。他的談話一定大出中共的意料之外。特別是在九月底習近平說出要以「一國兩制」處理台灣之後,馬英九的回應完全「背道而馳」。
范麗青的發言其實是非常心虛的。當中共看出馬英九已經放棄「馬習會」,而且也有可能在中共若對香港佔中暴力清場,台灣連亞太經合會都不會參加時,中共是有一點卡到。范麗青希望台灣「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和追求」,她說,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與成果得來十分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兩岸雙方理應良性互動,相向而行,增進互信,「多做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事情,而不是相反」。這話說得理不直氣也不壯。中共什麼時候「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和追求」?眼前香港人民的「選擇與追求」中共尊重了什麼?就是那名親共學者說的「讓你們活命就是最大的寛容」嗎?
「兩岸雙方理應良性互動,相向而行,增進互信」,「多做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事情,而不是相反」。這話說得不錯,可是,中共老做相反的事。兩岸之間要能良性互動,一定要站在普世價值的基礎上來「相向而行,增進互信」,要在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原則上,促進發展。而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方向必然是以「正義」做基礎。背離價值,不務正義,被人指責,不思反省,卻出言不遜,說別人「說三道四」,這是耍流氓。中共要想一想現在還有多少斤兩可以耍流氓?
氣極敗壞的罵人,都顯示了內中虛空的慌張。
馬英九的十月十日談話,算是有看到了中共的危機,他是以「自已人」中國人的身份勸說,算是苦口婆心了,他可是一心向明月的,沒想到明月變磒石。把他當「外國人」台灣人轟回來。
習近平內憂外患連連,使他不斷的犯錯,這個政權還能撐多久?惡罵別人「說三道四」,一樣延長不了政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