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總統大選逐漸白熱化,海洋再度成為選舉話題,而在海洋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漁業似乎也只有在選舉時漁民才會接收到政治人物關愛眼神,選後船過水無痕,漁民出海捕魚依舊膽顫心驚,漁場和漁獲量銳減讓生計越來越困難,漁業處境每況愈下,尤其多年來候選人在談論海洋發展政見時卻始終未觸及漁業行政革新的核心議題,讓漁業遠景黯淡。
不容否認政府部門在推動漁業發展上一向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包括:惠漁政策的擬定推動、獎勵補助、國際漁業談判與合作、水產品食用安全管控、漁業資源管理復育、漁村經濟繁榮與建設、漁船作業安全保障、漁業科技研發推廣等等,但因漁業長期缺乏有效的監督管控機制,讓產業失序發展,行政資源又為少數人所壟斷,黨同伐異同質性過高致漁業問題一籮筐,漁民也從昔日快樂出航滿載返航轉為今日的憂心出航落寞返航,若非民間業者自立自強,冒著生命危險勇闖五湖四海,台灣漁業恐怕早已經走向衰敗一途。
台灣得天獨厚擁有豐富海洋資源,海洋確實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儘管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開發海洋的重要性,但是在國內漁業受到重視程度遠不如其他產業,始終依附在農業之下,無論人員編制、預算經費都遠不如產業發展需求,而歷年來農委會主委多為農業領域出身,對漁業相對陌生,施政的重心往往擺在糧食安全,農業補貼,農村再造、農產運銷、提高農業所得等,漁業相對不受重視。漁業長期存在基層漁工嚴重不足、漁業作業暨船上生活環境惡劣、假漁民充斥、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養殖病害叢生、產銷經常性失衡、公海捕魚面積與國際漁業配額限縮、出海捕魚屢遭國外軍警騷擾扣押、海上喋血事件不休……等困境未獲得有效改善,尤其主管官員習慣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並把問題導向事權未統一進而要求成立新機構未對症下藥;而國家領導人被刻意安排參訪樣板漁戶所呈現富足假象所誤導,對漁業的認知與實際狀況產生極大落差,無法苦民所苦,漁業環境持續惡化;此種作法雖然歷經藍綠政黨輪替卻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不僅漁民怨聲載道,也讓台灣漁業從國際舞台鎂光燈焦點逐漸淡出,此種官僚惡習不除漁民永難以翻身!
值此台灣經濟陷入停滯(全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預測從原先的3.28%腰斬來到1.56%)正積極尋求新動能之際,新海洋時代適時提供我們一個絕佳的發展契機,期盼未來的國家領導人能真正體會到海洋的價值和對台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性,瞭解問題核心所在從人事革新做起,打破大老、派系長期壟斷,廣納人才,杜絕政治酬庸,讓陽光穿透漁業陰霾;若能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的事,相信台灣漁業與漁民的未來可以重現生機,昔日漁船滿載漁家歡唱聲將再度響徹漁港。遺憾的是目前候選人對海洋開發的「新」論述並無新意讓人有新瓶裝舊酒的感慨,明顯開錯藥方,若不能觸及核心問題只在外圍打轉,漁業前景仍然看不到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