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盛大舉辦孫中山151歲誕辰紀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亦發表談話大談「民族統一」。在台灣,中國國民黨也與國父紀念館本月份合辦「割臺興革命,民國護臺灣:紀念孫中山151週年誕辰特展」,黨主席洪秀柱明(12)日上午將前往該館向孫中山銅像鞠躬,並為展覽揭幕,「追懷孫中山的偉大事功」。
除與國民黨合辦展覽外,國父紀念館也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推出「戲說孫中山」舞台劇。國父紀念館官網表示,「為紀念中山先生於清末民初豐功偉績,畢生致力建設國家,本館特規劃舉辦表演活動」。
官網說明,「本活動極具特色,以京戲演出為主軸,融合戲曲多元表演元素,劇目大綱涵蓋:第一幕 - 禍國殃民、第二幕 - 少年中山、第三幕 - 革命奔走、第四幕 - 十次起義、第五幕 - 國步艱難及尾聲 - 透過黃埔軍校的閱兵演說,陳述國父 -孫中山思想學說,並以高亢澎湃的情節作為全劇結局」。
官網介紹,為表現地方戲曲特色,以創新演繹方式,既用文戲舖陳,又有武戲精采,搭配鑼鼓音樂節奏及戲曲寫實情境,「呈現國父從事革命創建民國艱辛過程的故事,並以鮮活的場景表現偉人勇於仗義直言的個性」。 期望藉由該演出,讓觀眾體會國父的生平事蹟及奮鬥歷程」。
至於在文化藝廊展出的「割臺興革命,民國護臺灣」特展,館方則介紹,「1894年,孫中山先生創建了興中會,這一年也恰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時,臺灣雖因甲午戰敗而割讓與日本,但臺籍志士仍多心繫祖國,爾後的革命事業,也多受臺籍志士的協助」,蔣中正承繼孫中山的職志,依循孫中山「恢復高臺、鞏固中華」的理念,領導國家對日抗戰,終於光復臺灣,使三民主義的理想在臺灣落實。
合辦該展的國民黨表示,黨史館特別提供多方真品印章,例如中華革命黨總理印章、大元帥章、黃興之印等皆為極珍貴歷史文物,也有1923年國父命名的「樂士文號」偵察教練機模型。同時,也展出孫中山6次海外奔走革命路線圖等史蹟圖說,「在100多年前,搭乘輪船奔走世界各地極具考驗,非一般人體能及意志所能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