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0年代,我曾有兩個學期領教過陽明山仰德大道的交通。離開文化大學經仰德大道下山,這一段的坡度和彎度都很大,下山不必5分鐘,就會有坐雲霄飛車的感受。當時我從永和到文化大學,騎著一台偉士牌90CC,跑一趟只要4、50分鐘。冬天是比較辛苦,但夏天則很舒適。
1980年代,台灣的教育正在發展,但台大比較慎重,只有開到碩士班。時任文化大學校長張其昀,雖沒有師資,也沒有設備,卻敢開博士班。它的博士班都是向台大借用師資,專業課程也都在台大上課,只有博士英語及第二外語在文化大學上課。也正因此,我遂有了兩個學期騎偉士牌走仰德大道的經驗。
1980年代的仰德大道雖然陡峭,騎車有點難度,但那個時代的仰德大道乃是人們認知的國安道路,車子到了那裡都會自動特別小心,害怕肇事。所以仰德大道雖然讓人感到緊張危險,但反而很少出事。只是近年來,台灣社會日益鬆弛,車輛變多,大家對道路的管制已不再遵守,不只國道車禍嚴重,仰德大道車禍也增多。根據警方統計,在2014到2016年,仰德大道就發生381起車禍事故,傷377人,11人死亡,7成傷亡者都是18到35歲的年輕人。由最近這次大車禍,人們已有感覺到近年來仰德大道車禍增加之原因。
仰德大道每天早晚都有車輛的管制時刻,不過車輛對這裡管制已視若無睹,攪拌混凝土的重型車輛在管制時段根本不能行駛,但大家都很馬虎。以前走仰德大道,人們都會比較緊張,對車輛性能都會自動檢測,但這次卻無檢測,上山的重型車卻無煞車,是很大的危險,如同開著殺人機器橫衝直撞,這已形同恐怖殺人。
由這次大車禍。我們已可看出台灣的肇事車輛,對車輛的失速失控並沒有處理能力,因此一旦不幸出事,出事的後果就會極大化。一次車禍會四死九傷,真是少見的大車禍。
近年來國道車禍增多,現在連仰德大道也發生意外,由以前的經歷來印記現況,可見台灣的交通管制以及駕駛人的自主管理都在退化。台灣現在已是個管理鬆散的社會,政府的交管鬆散,人民的自主能力亦告鬆散,鬆散的社會必定是個會出事的社會。仰德大道居然會發生大車禍,真使人感慨台灣失控的代價!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