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北上參與太陽花學潮,高醫學生創辦「新謬思」,以批判與異議精神捍衛理想與價值。創辦要角高醫醫學系學生施昱如、彭嗣翔說,「『新謬思』是一個高醫學生獨立思考的媒體平台…...」,期望在偽善的統治階級和迎合的主流中,辨識虛實並發掘真正的良知。
「新謬思」召集人與總編分別是高醫醫學系五年級的施昱如、彭嗣翔,兩人都因參與太陽花學潮,而認為須延續建立後續互動平台,因而由原本的讀書會組織逐漸發展成目前以高醫學生為主體的「新謬思公民意識報」。
民報之聲日前特地邀請兩位允文允武新世代菁英與談高醫學生思潮,太陽花前後感想與實踐,學生扮演的角色與公民運動、國家等展望與醫療領域的看法。
施昱如說,「新謬思」的醞釀來自讀書會,他們藉由各種書籍進行討論,再擬定每期編輯方向,讀書會探討的議題如吳介民、范雲、顧爾德所著作,紀念2010離世的詩人羅葉創作的「制序繽紛的年代」,探討二十年前萬年國會「老賊」的鬧劇點燃了野百合學運的後續台灣民主化與當代影響;其它如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教授譯著的:「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還有勞工、性別…等書籍。
施昱如說,新謬思目前已發行三期,下一期將在近日開學後正式展開研討會議,但新謬思為維持獨立思考的論點,不受校方約制,所以堅持站在學校體制外籌編,以維持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看待台灣當前政局,施昱如特別以中研院台研所吳睿人所說的「我們會痛苦,是因為活在歷史當下」這段話,來形容其憂慮。
彭嗣翔說,北上參與太陽花揮灑捍衛民主的熱情返回高醫後,總覺得高醫人須要為民主持續扎根,以自己發表的「從『去政治』到『趣政治』的漫長距離」一文為例說,很多人常會說:「不要跟我談政治」,卻因此常陷入柏拉圖所說的「不關心政治的懲罰,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
這就是冷漠看待政治所要面對的後果,彭嗣翔進一步指出,目前「新謬思」策劃過服貿、自經區、核能、綠色環境等各項議題,他以黃國昌所說的話為結語:「每個人如果能使身邊五個人開始關心社會議題,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不一樣」
此外,施昱如也表示,小時候自己住在台南鄉下,國小時便深感「講台灣話」是自己「族群印記」,不容被外來政權決定,雖然「從『去政治』到『趣政治』」是一條漫長距離,希望「新謬思」能從高醫走出社會,持續扮演啟蒙人民思想的力量。所以完全由學生獨力籌款、編輯,而發送地點除了學生講座等平台外還包括獨立書店與高醫四處鄰立的早餐店、咖啡屋…,雖然美工編輯不專業,惟內文絕對是新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