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願為花蓮的拓荒者 陳永興返轉花蓮使命更重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願為花蓮的拓荒者 陳永興返轉花蓮使命更重

 2018-07-19 20:39
曾參選花蓮縣長,陳永興醫師常常會想:「如果我當選縣長,花蓮會變怎樣?」。圖/王志偉
曾參選花蓮縣長,陳永興醫師常常會想:「如果我當選縣長,花蓮會變怎樣?」。圖/王志偉

1992年,陳永興在黃信介力邀下,以拓荒與啟蒙為使命,參選花蓮縣長。當時國民黨放出耳語「陳永興是空降,選後就走了啦」,經過艱困的選舉過程,陳永興落選了,但他選擇繼續留在花蓮耕耘,並在1996年當選花蓮縣立委,還獲得全國公益團體評選為傑出立法委員。即便後來還是離開花蓮,但多年來陳永興持續在政壇與醫界用心,只是遺憾未能為花蓮做更多事。而今繞了一大圈又回來了,他期待當年撒下的種子能開花茁壯,能看到更多花蓮人發自內心的笑容。

「想起當年才四十幾歲,對台灣民主政治有一份使命感,所以在黃信介力邀下,就一頭栽進了後山選舉…」,談起20幾年前那段往事,陳永興有淚有笑,只是常常會想「如果我當選縣長,如今的花蓮會變成怎樣呢?」

陳永興說,自己任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六年後於前年65歲退休,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回美國前特別拜託他幫忙門諾基金會,他自己也想說能夠回來替花蓮服務是繼續未能實現的夢,因此答應接下門諾基金會董事長。

他說,政府正推動長照2.0政策,門諾基金會21年來已有多達300位工作人員,每天常態性服務超過3000位弱勢長輩,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基金會,這些年來門諾得到許多支持,也面臨許多嚴峻的問題,而且籌募款項十分辛苦,仰賴全國各地尤其是北部與西部的愛心人士捐款,未來仍是一項挑戰!

即將在七月底接任董事長的陳永興,今天返回花蓮與地方媒體茶敘,記者也好奇二十幾年前陳永興在「花蓮選戰實績」,他說,花蓮人口不多,面積卻十分狹長寬廣,花蓮三十萬人口居住地,佔了台灣八分之一的土地面積,當年他參選縣長,足足花了八個月的時間才「走遍」花蓮。

他回憶,第一次參選縣長,來到花蓮卻不知道走向哪裡,「記得我第一個晚上到花蓮住在玉里鎮,隔天起床找個早餐店還找好久,這要怎麼選呢?所以我把臺北醫療工作放一邊,既然來了就努力的『走』吧。他說,剛開始連「拜託」都說不出口,到後來能夠輕鬆說出「我是陳永興醫師,請多指教」也是不容易,八個月走遍大街小巷,選前最後一個月開始演講,當年人山人海,民進黨內知名政治人物陳水扁、謝長廷、呂秀蓮都來站台,把後山選情炒熱。」

陳永興說,當時對手國民黨王慶豐都不開口講話,「我們兩人是反差對比,他做了34年民代省議員、議長、縣長,國民黨競選方法,就不講政見」,當年國民黨透過組織系統耳語「那個陳永興是外來的,不知道到哪裡找人,選後不見了…」,開票結果陳永興落選,但得到四萬六千多票,創下民進黨有始以來最高票。

「照理說,選後我就該回台北了,回到醫院工作,但對手一直說我是台北人,會找不到人,所以選後我決定留下來在花蓮市、玉里鎮成立服務處,又成立一個電台」,陳永興說,當年地下電台沒人託播廣告,也沒錢請主持人,就邀來門諾醫院、慈濟醫院的醫師,還有老師、環保團體都來電台主持節目,之後陳永興又前往門諾醫院擔任精神科醫師,五年義務看診沒領過費用,從此與花蓮結下不解之緣。

四年後陳永興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那時花蓮民風保守,立委席次被國民黨長期執政下牢牢掌控,「地方媒體報導,陳永興當選,中共的飛彈會直接打到花蓮」,談到這段往事,或許是一個笑談,但卻反映出國民黨操弄後山選民已是無所不用其極。

「那時選立委,國民黨張姓對手天天罵我,我擔任醫療工作,習慣出門都會提著公事包,對手放話,陳永興因為提著包包,裡面裝滿現金要在花蓮買票」,選完,落選的張姓候選人一度提告說陳永興毀謗他,「當然是告不成了,但這種不實耳語是國民黨慣用的選舉伎倆,真的讓人搖頭啊。」

陳永興在立委任內服務過花蓮三千多個案子,而且每一個都是大案,陳說興回憶,軍方在佳山基地緊鄰國福里蓋了九座彈藥庫,當時誰敢反抗軍方,他開著戰車(貨車改裝)衝進佳山基地,逼軍方把彈藥庫撤掉,此外,玉山國家公園被劃為國家公園就不可採礦,但區域裡有十三個礦區,他們希望國家賠償,但陳情十幾年沒有一個公務員敢負責,推來推去,陳永興折衷協調,多次要求礦務局、經濟部、國防部與省政府開協調會協商,搞了兩年多終於肯全部賠償,並且重新公告探勘估價仲裁還要編列預算,一切底定後礦主已經死了四個,他們等了十幾年等不到一個公平結果,「其實在國民黨體制下,佔多數的國民黨民代都不敢跟政府爭取正義,只有我們衝撞要拿回公平正義」。

當年到花蓮參選、服務,而後離開,如今再回來已經過了二十幾年,陳永興說花蓮的確「改變不太大」,他經常自問「如果我當選縣長,花蓮會變成怎樣呢」?這次回來,不是從政,而是投入公益,對花蓮,他依然期許自己當個拓荒者,在有需要的地方持續播撒種子,而當年的種子是否已經開花茁壯?是否能看到更多花蓮人發自內心的笑容?陳永興深深期待著…。
 
陳永興接任門諾基金會董事長,希望為花蓮再盡份心力。圖/王志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