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是改制,或消滅!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是改制,或消滅!

 2017-12-16 10:07
農田水利會改制延選案,週五在院會強制付委。圖/張家銘(資料照片)
農田水利會改制延選案,週五在院會強制付委。圖/張家銘(資料照片)

農田水利會改制延選案,週五在院會強制付委!

1、台灣的農田水利已有三百年以上歷史。例如葫蘆埤始建於康熙53年(西元1714年)迄今已超過三百年,是由陳奮庸等14人地方仕紳集資興建。瑠公圳是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郭錫瑠變賣家產,歷時22年完成。幾乎全是民間集資開闢。並由民間自組管理組織管理。而著名的嘉南大圳,雖然日本政府有出資,但農民的出資分擔也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

2、許多人以為農田水利會由地方派系把持,農田水利會的財產成為派系的金庫,其實也是很大的誤解。因為:

(1)水利會的預算並不是會務委員審查通過就可以使用,它還需農委會審查通過。

(2)水利會的工程及採購,也必須適用政府採購法發包。

(3)水利會的決算也必須農委會審查通過。

(4)水利會的土地不動產出售,必須先報農委會核准,而且要納入預決算。

所以如果錢有亂花供作派系金庫,農委會要負起把關失職的責任。

3、各地農田水利會可以説都是各地的農業開拓史,也都是百年以上農民合作的組合。如今小英政府為了拔樁,卻公然無視會員的權利,以改制公務機關的理由將會長、會務委員延任,以延任二年四個月的利益,交換他們同意改制為公務機關。這是政府侵害會員的權益,也是對農民農業用水權的剝奪。

4、大政府?或小政府?

農田水利灌溉用水,類似公用事業,既然已經有農田水利會可以提供服務,而且是一個百年的歷史傳承,而且政府又已經可以把關它們預、決算及不動產的處分,那為什麼一定要由政府的公務機關來做呢?

而且過去的電信總局經營電信,後來都改成中華電信公司來經營,而中華電信公司後來還民營化。同樣地,以前港務局經營海港一些服務項目,後來都改為「港務公司」來經營,而許多國家為提升港務公司效益,都再進一步民營化。

現在小英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將原來半民營的農田水利會,刻意予以消滅,並沒收其一切財產,並改為公務機關。真的是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

5、行政院美其名是「改制」及「提升」為公務機關,其實是赤裸裸的「消滅水利會」、「強佔其財產」。並從「民營」變「政府機關營」。完全是反民主,開時代的倒車。

(轉載自蘇煥智臉書)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