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外交頻受打壓 七成民眾認為與其維繫邦交國 不如將資源投入參與國際社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外交頻受打壓 七成民眾認為與其維繫邦交國 不如將資源投入參與國際社會

 2017-06-30 11:43
台灣智庫今天舉行民調結果發布記者會,台灣東北亞協會的董思齊指出,政府應該看見民間的需求,將資源和經費投入國際社會參與,而非維繫或試圖簽到新的邦交國。圖/郭文宏 攝
台灣智庫今天舉行民調結果發布記者會,台灣東北亞協會的董思齊指出,政府應該看見民間的需求,將資源和經費投入國際社會參與,而非維繫或試圖簽到新的邦交國。圖/郭文宏 攝

台灣智庫今(30)日公布最新民調,針對台灣近半年來在國際外交領域上接連遭逢打擊,包括巴拿馬斷交、遭WHA拒絕參加以及駐外辦事處被迫改名等,有超過七成的台灣民眾認為,與其將資源與經費投注在維繫邦交國,不如投入於參與國際社會,台灣智庫研究員賴怡忠也分析,這和目前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馳,學者董思齊則強調,「全民外交」才是政府應該要思考的方向。

近半年來台灣在外交上頻頻遭遇各種挫敗,包括聖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馬與我斷交,以及世界衛生大會WHA拒絕台灣參加會議,駐厄瓜多及奈及利亞代表處遭改名為中華台北甚至被迫遷離首都等,有接近七成(69.6%)的民眾都認為,與其將資源和經費投入在維持邦交國的數字,不如將同樣的資源投入參與社會的工作,台灣智庫的研究員賴怡忠指出, 在如何面對未來外交困境上,可以看到民意跟政府的處理方向間出現相當程度的差異,因為即使有七成民意認為要積極投入參與國際社會,但外交部長日前卻仍然表示,要積極鞏固邦交國。

台灣東北亞協會的董思齊表示,他認為全民外交才是現在需要注意的部分,許多先進國家都開始重視「公共外交」,包括國際宣傳,以及推動實質的地方的城市外交、智庫外交或是NGO外交,政府應該思考在這樣的民意和民間的需求之下,是否有較好的政策方式,而不是繼續幻想能簽到其他新的邦交國,因為這在國際現實上是不可能的。

董思齊直言,其實他對跟巴拿馬斷交沒有太多感覺,對方要和台灣斷交這件事情已經傳很久了,但是巴拿馬對台灣經貿的實質影響上,僅有約七十位,因此這件事情其實對台灣人民比較沒有太大感覺,而這也反映在此次的民調結果上,民眾普遍認為不需要再投入過多的資源維繫邦交國。

醫界聯盟的執行長林世嘉則表示,她認為在今年十一月底在中共政府舉行十九大之前,中共對台灣的打壓都不會減弱,不過一連串的打擊之下,北京以及台灣部分人士都認為是因為蔡英文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然而針對這一點,民調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51.0%)認為應該更加堅持我國主權,拒絕打壓,不過也有34.4%的民眾認為應該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此民調由台灣智庫民調中心委託趨勢民意調查公司進行,於2017年6月26-27日,18:30-22:00執行調查,年滿20歲的一班民眾,以全國家戶電話資料庫為抽樣問題,採用分層比例抽樣方式進行電話調查,完成1133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