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趣的大選結果終於出爐,正如大家所預期,國民黨總統、立委雙輸,結果也不令人意外,連花蓮縣的蕭美琴都當選,就可以知道國民黨立委的慘況,蔡英文的裙擺效應打贏國民黨立委的分裂投票。不過,大概沒有會說自己預測很精準,因為民進黨贏太多了,選前民進黨預估最高可拿下64席,就被批評太驕傲了,但是最後拿下68席。若不是台北市的立委提名失序,必像新北市取得空前大勝,贏得更多席次。
由於,勝負既定,這是一場無趣的選舉,各候選人的競選政見都是原則性承諾,無法像633一樣可以量化。然而,在激情過後,若要回想候選人的政見或是口號,大概只記得網路紅人A濫的KUSO競選政見「巧芯巧芯得第一」。
不過這個大勝卻有隱憂,四年前蔡英文得到609萬票,這次也只得689萬,多出80萬票而已,卻可以讓立委取得空前大勝。如果投票率多6%,多出的115萬票可能都是藍軍選民,立委的席次勝負會是如何,難以預料。因此,在這種大劣勢之下,國民黨立委還能當選,這種選區,國民黨立委大概可以當一輩子。倘若,蔡英文短期內若拿不出政績,或是有激發藍軍的政治動作,四年後的選舉,民進黨才會真正面臨考驗。
這次不分區立委部分,有高達18個政黨出來搶票,只有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和時代力量跨過不分區門檻,這如選前所預測國會生態選後是兩大兩小。不過,時代力量開高走低,沒有選前民調的高支持度,勉強跨過5%,分得兩席立委,加上三席區域立委,黨團五人,雖為國會第三大黨,但還無法在八個委員會中都有立委駐守。若要發揮對政策的影響力,還必須借助時代力量所詬病為黑箱的政黨協商制度。
520之前的空窗期
不過,朝野立委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長達四個的憲政空窗期。選前,朱立倫釋出新國會產生後,多數人組閣,大家推測這不是朱立倫個人意見,而是馬英九總統背後操作。但就算馬英九願意提名民進黨籍的行政院院長,大概蔡英文也不會背書,民進黨更不會買帳,除非馬英九、吳敦義雙辭,由立法院院長代理總統,否則應該不會有民進黨在520之前組閣的可能。不過,若是由毛治國已經請辭,馬英九大概只能繼續提名毛治國第二,未來四個月的行政院大概是由事務官治國,政務官混吃等死四個月,到立法院備詢也是聊備一格,雖然這是馬英九的問題,但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豈能無責?
新國會政黨運作
未來一屆立法院政黨是一大一中兩小,但國民黨席次只有35席未達立院席次的三分之一38席,因此,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的政治動作,未來四年不會發生。
然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國民黨席次35席超過29席,超過立法院席次四分之一,具有修憲提案權,另一方面相對也具有修憲的否決權。因此,在選舉結果未完全出爐,網路就一片修憲留言。因此,民眾可能不了解,國民黨具有修憲否決權,必須正視修憲的壓力,不能將問題推給國民黨。
但是立法院民進黨席次過半,一般政策法案通過也只要過半立委支持即可,對於年金改革及國家財政等問題,民進黨就必須負起責任,由其是十八趴問題。但由於國民黨席次僅剩35席,但區域立委的當選者,問政形的立委,比例不高,屆時可能採取肢體杯葛手段,民進黨院長要如何化解攻佔主席台的抗爭,這還很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