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無「恙」!花蓮一名20多歲男子高燒不退,到花蓮慈濟醫院就診時,發現病患的生殖器部位有「潰瘍傷口」,而且「不會痛」,疑似罹患性病梅毒;之後將檢體送檢,排除感染梅毒,確診感染恙蟲症。
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副院長王立信提醒,恙蟲病致死率高達60%,尤其清明節掃墓接觸雜草堆,感染恙蟲病可能性大增,不可不慎!
王立信受訪時表示,這位病患高燒不退,症狀持續一週,就診時發現病患陸續出現無菌性腦膜炎、雙側鼠蹊部淋巴結腫大、肝功能指數異常、腹痛等症狀;經進一步詢問,得知病患從事金針花採收工作,需長時間接觸草叢區,因此他研判病患極可能感染恙蟲病,投以藥物治療,症狀獲得改善,已順利於11天後出院。
王立信說,恙蟲病患部隱密,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常被誤判為梅毒、盲腸炎、感冒等,除了身體病痛,更飽受極大的心理壓力。雖病患否認曾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也未曾暴露在可能感染的危險環境中,仍被家人誤會在外面「亂來」而染上性病,所幸最後還病患清白,確診是恙蟲病。
王立信表示,醫學上的說法,別來無「恙」指的就是恙蟲病,由於古代環境多草叢,易被恙蟲叮咬,問候時彼此關心是否無恙。體長僅0.2~0.3 mm的恙蟲幼蟎,吸食時間長,約1至2天,其唾液成分具有「麻痺」功能,讓螯口處無感,「加護病房偶有病患感染恙蟲病重症,出現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有的則是離世後解剖才發現死因是恙蟲病,令人扼腕…。」(右圖為慈濟醫院公布放大的「恙蟲」體樣。/慈濟醫院提供)
他也提醒,清明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時,在進入草叢區前,先塗抹防護驅蟲藥劑,並穿著長袖衣褲、長靴、手套等保護性衣物;而每年4月份恙蟲病例數開始增加,臺灣特別以花東、中區、離島等山地草叢雜生地區為盛行區。一旦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幫助醫師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