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胃腸科內視鏡先驅 陳寶輝(1931〜2020)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胃腸科內視鏡先驅 陳寶輝(1931〜2020)

 2020-12-13 09:30
陳寶輝醫師,腸胃科內視鏡先驅。2018.10.28圖/擷自總統府影片
簡介:

陳寶輝,1931年出生於高雄市,195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選擇進入台大醫院服務,在台大內科從住院醫師、總醫師到主治醫師,1963年轉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內科主任。受到宋瑞樓教授的指導,對腸胃鏡的檢查頗有興趣,並聽宋教授指引要去日本學習第一流的內視鏡檢查技術。當年,美國發展的內視鏡非常硬,只有日本發展出軟式的纖維內視鏡,並在世界內科醫學會中發表。有感於病人接受腸胃檢查猶如吞劍,1968年自費赴日進修,兩年後自日本引進纖維內視鏡回臺,訓練無數醫師使用,提升診斷技術,讓仁愛醫院腸胃科聲名遠播,開創台灣消化內外科新頁。他將技術傳授,桃李滿天下,被譽為 #台灣內視鏡之父。

陳寶輝,1931年出生於高雄市,195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他的父親很希望他返鄉開業服務鄉親,為他準備了一棟透天店面,但他覺得在台北可以學到更好的醫術,選擇進入台大醫院服務,在台大內科從住院醫師、總醫師到主治醫師,受到宋瑞樓教授的指導,對腸胃鏡的檢查頗有興趣,並聽宋教授指引要去日本學習第一流的內視鏡檢查技術。1963年轉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內科主任。在那個年代,美國發展的內視鏡非常硬,只有日本發展出軟式的纖維內視鏡,並在世界內科醫學會中發表。有感於病人接受腸胃檢查猶如吞劍,1968年自費赴日進修,兩年後自日本引進纖維內視鏡回臺,訓練無數醫師使用,提升診斷技術,讓仁愛醫院腸胃科聲名遠播,開創台灣消化內外科新頁。他將技術傳授,桃李滿天下,被譽為台灣內視鏡之父。

早期台灣罹患腸胃潰瘍、癌症病患多,陳寶輝將內視鏡推廣應用於診斷食道、胃、十二指腸疾病,後續專攻用胃內視鏡早期診斷胃癌,也完成全台首例尿素溶液法檢查胃幽門螺旋桿菌,降低胃潰瘍發生率及死亡率,開啟研究及常規檢查之河。他也率領團隊,完成全臺第一例肝癌肝動脈導管栓塞術,成為肝癌治療主流。當時許多其他醫院醫師志願到仁愛醫院向他學習,他都樂於傳授所學,讓仁愛醫院在市立醫院中深獲好評,後來又出任仁愛醫院院長,奉獻服務長達三十年。

1993年陳寶輝受聘擔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當時是黃大洲市長情商他出任,任內他整合各市立醫院資源,對毒品防治、愛滋病防治、婦幼衛生保健特別著力改善,1996年自衛生局退休,回到家鄉高雄,在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持續醫療服務,成立肝病治療中心,這期間真正回饋了故鄉服務高雄鄉親,並經常率領阮綜合醫療團隊前往澎湖離島為偏遠地區貧苦民眾義診,深受民間好評。2013年診斷出大腸癌,在家屬力勸下,隔年退休回到台北療養,與腫瘤搏鬥。值高齡87歲之際仍受邀擔任萬芳醫院榮譽顧問,傾畢生之力傳承醫術,妻子陳印娥形容:「這一生都奉獻給病人了啦!」2018年獲得第28屆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

2020年10月13日陳寶輝病逝,享壽九十。他的兒子陳宜民醫師(陽明教授,愛滋病專家,立法委員)形容父親:「行醫57載的父親視病如親,同時也是一位生命鬥士,再怎麼被病魔折磨,仍永遠保持紳士風度。」他堅定的求知求學精神,一生奉獻給醫學,帶領著台灣內視鏡醫療的發展,後輩足以奉為圭臬。


左起:陳宜民醫師、陳寶輝醫師、陳寶輝醫師夫人。圖/擷自陳宜民臉書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