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超過1億4千萬合格選民,再度走進投票所,為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做出關鍵抉擇;《英國廣播公司BBC》巴西記者戴維斯(Wyre Davies)表示,這次大選出現強力拉鋸局面,2大候選人的支持率幾乎呈現五五波。
巴西歷經了4年來的經濟低成長,現在則進入衰退期,而且出現強大通膨壓力;不但廣大中產階級強烈不滿,多數勞工、農民亦陷入貧困,靠著政府的反貧窮方案,所提供的現金補助方案維生。因此,對手雙方都力陳,當選後將致力於促進巴西經濟復甦。
爭取連任總統的女性候選人羅塞芙(Dilma Rousseff)來自中間左翼的勞工黨PT(Centre-left Workers’ Party ),她在10月5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得到41.6%選票;與其一決雌雄者,係來自中間右翼的社會民主黨PSDB(Centre-right Party of Brazilian Social Democracy) 候選人內維斯(Aécio Neves),上一輪投票得票為33.6%。另一位女性左翼候選人,環運人士的席瓦爾(Marina Silva),於第一輪投票獲得21%選票,因而遭淘汰出局;不過她已宣布支持致力於經濟改革的內維斯,因而讓第二輪的選情,出現強力緊繃局面。
選前最新民調顯示,雙方支持率極為接近,而羅塞芙出現稍微領先其挑戰者內維斯。
民意調查機構Datafolha數據顯示,羅塞夫的支持率為52%,領先內維斯的48%。另一調查公司Ibope民調顯示,羅塞夫支持率為53%,內維斯則為47%。
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東北部貧困州區的選民,多數仍支持主張扶貧補助的左翼人選羅塞芙;至於,多數巴西中產階級,對左翼政府不斷干預市場機制,導致經濟發展前景不利的現象,大大反感。
已經執政長達12年,以羅塞夫為首的勞工黨目前正遭受經濟不景氣,貪污腐敗等相關的執政不力指控。BBC巴西通訊員戴維斯(Wyre Davies)指出,巴西政壇人士認為,此次選舉結果將是巴西人民對於勞工黨,長期執政成績的一次民意總評分「公投」(referendum)。
羅塞芙4年執政期間的主要政績,是讓巴西約4千萬最貧困族群,得以生存下來。不過,她任期內,特別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籌辦期間,大量土木工程建設項目,則被認為涉及嚴重的貪腐問題。
國際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內維斯更能夠幫助巴西經濟,重新回到正軌。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持類似看法。專文指出,羅塞芙主政下,讓巴西中產階級,對於政治及經濟改革前景「無感」;巴西高層官員予人「貪婪無度」觀感。光是巴西39個內閣閣員,其薪水支出,就佔了國民生產毛額GDP所帶來稅收的3成以上。如此一來,政府當然沒有財政能力,來推動人民所迫切需要的健康保險跟公共運輸系統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