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日關係在前任總統李登輝的主政之下,漸入佳境,並在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之際,邁入高峰。當時來自台灣的捐款合計68億多元,全世界第一!其中又以90%以上乃是源自於台灣民間,更是令人咋舌。有感於台灣人民的溫馨與善意,之後,日本國內無論是政府單位或是民間個人,普遍視「台灣人為永遠的朋友」、「日本人永遠記得台灣的恩情」等的感謝之聲,到處可聞!
這次日本西半部豪雨成災,造成人員與物資的鉅大傷害,台灣總統蔡英文於事發之第一時間,即於其推特帳號上以日文表達哀悼之意,同時提到台灣願意盡其所能,進行相關救援,其後,日本首相安倍也以中文答謝──禮尚往來,台日關係仍舊良好!
另一方面,當初日本311大地震之際,台灣即對災區之相關日本五縣(福島、茨城、櫪木、千葉、群馬)所生產的食品,採取全面禁止輸入的方針(酒類除外)。當時,畏於輻射外露,全世界有50幾個國家都對日本採行類似措施,因此台灣之舉無可厚非。然而震災發生至今已經7年,在日本國內層層嚴格檢驗措施的實施下,所謂的震災區食品早已全面解禁,而國外也都紛紛採行相似措施,或是只需附加檢畢證明文件之緩和之舉,至今,全世界對福島相關災區的食品,仍舊採取「莫須有罪名」的完全禁輸政策的,只有台灣跟中國!(有些國家採低度或微量項目管制,但有人就故意用『管制』形容,意為全面)
日本國內一方面對於311大地震時,台灣人民所表現的令人側目的溫馨善意,充滿了無限感激;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此時台灣政府所表現出的不顧世界潮流、不論客觀數據的徹頭徹尾地堅決反對日本食品進口的作法,充滿了困惑。這只要看看日本網路上的各式反應,即可得知一二。
相較於台灣,無獨有偶的,中國則是至今仍舊禁止其所定義的日本災區10縣(宮城、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埼玉、千葉、東京、新潟、長野)的食品輸入,然而,前一陣子卻在為了改善日中關係的考量下,於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日時,提到有意檢討鬆綁其中部分內容。中國凡事講求政治策略,其中不提也罷。但是台灣呢?台灣為什麼至今仍對當初的災區食品,採行完全的禁輸政策呢?是輻射仍舊超標嗎?但是台灣當局引以為據的至今抽樣的來自災區輸入食品的12萬件調查中,沒有一件超過WTO乃至更趨嚴格數據的台灣國內所制訂的食品食用標準!
換句話說,台灣禁止的日本5縣所生產的食品,與我們國內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一樣,都是吃了沒有問題!這個至今已成莫名其妙的禁輸政策,以邁入先進國家、講究科學客觀證據為導向的民主國家台灣,如何能夠自圓其說?如何能夠跟日本、跟全世界說明?
事實上,2年前蔡英文總統似乎有意鬆綁相關政策,並曾指示當時行政院長林全於各地展開公聽會,進行相關說明。然而在經過在野黨與部分特定族群與傾中媒體的大肆鬧場及歪曲渲染恐嚇之後,該事即不了了之。鑑於之前種種經驗,政府難道一開始會不知道有人會來鬧場、來抗議嗎?明知山有虎,卻向虎山行……!而且,就算被鬧場了,這種涉及兩國經濟貿易的重大事件,卻能虎頭蛇尾、龜縮不了了之,這又算什麼呢?
蔡英文總統對台日關係的看法、對日本的態度、乃至自身的科學修養與究竟是否具有政治魄力等等,可從這次毫無根據卻遲遲不願開放、或是無法開放的日本食品作法中,看出一二;至於底下的那些老藍軍官僚以至在野黨與反日親中團體,則又是見縫插針,說一套、做一套,恣意拿台灣人的友日形象,血祭自己的反日情仇!
這二年來,有關日本災區食品的開放問題,不論是台灣國內有識之士或是日本相關人士的一再呼喚,蔡政府都是充耳不聞。事實上,不論是在政治軍事或是經濟貿易上,台灣跟日本都是處於一衣帶水,合則兩利、分則雙敗的關係:政治軍事上,台日二國本就是「唇齒相依」,前一陣子,美日安全協定將台海列入「周邊有事範圍」即是最佳說明。不言可喻地,台灣傾中或是被中國併吞,則日本危殆;反之亦然。
至於在經濟貿易上,台日兩國本就是「互補互助」。前一時,美國總統川普退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其後日本接續和11國會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並改籌CPTPP(「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關係協定」),其已於今年在智利簽約,此協定事關台灣四分之一以上的對外貿易額,重大性不言可喻。但是由日本主控的CPTPP,私下一方面歡迎台灣參加(當然台灣也亟希望加入),但另方面,卻受不了也無法跟國民交代,為何台灣政府,成了唯一唯二的與中國一鼻孔出氣的日本食品限制國……
因循國際標準及客觀證據,蔡政府若能證明當初日本災區食品至今仍舊輻射超標,吃了對國民健康有害,則吾人樂見政府依舊採行禁輸政策;否則應該及早開放該區食品的輸入,免得貽笑大方、損害台日兩國人民辛苦建立的友好關係,與相互的國民權益!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