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將在11月與中國進行第12輪兩岸貨貿談判,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綠社盟)今(2)日召開記者會,除了痛批馬政府任期只剩幾個月,卻急著完成高度爭議的貨貿談判,是一意孤行、悖離民意,也大罵民進黨沒有善盡最大在野黨的職責,屢屢缺席經濟部貨貿報告,不積極監督,難道是在卸責、迴避表態?
綠社盟批評,經濟部聲稱,貨貿談判我方將極力爭取石化、面板、汽車、工具機等四大產業出口中國降關稅,然而,工具機被中國列為高度保護的國防工業,中國要求非常嚴格的開放條件(特殊原產地規則),石化、面板、汽車等大財團經營的三大產業,將成為貨貿談判最大贏家。
綠社盟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張麗芬表示,依照經濟部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去年約300多萬人,在廉價的中國工業製品大舉入台後,撐得住的中小企業還有多少?貨貿實施後恐會帶來一波中小企業關廠潮。
綠社盟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李根政批評,石化業目前外銷比例將近七成,根本是汙染留台灣,錢進自己口袋,貨貿不應犧牲中小企業,成全高汙染、高耗能的企業擴大營運。
綠社盟桃園立委參選人呂東杰痛罵,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政府沒有想辦法從源頭加以改善,現在還要進口中國農產品,不僅增加檢驗困難及食安風險,簡直是拿人民的健康開玩笑。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也指出,目前要開放的農產品都是當初決議要保護的敏感性農產品,更是台灣農業的底線,一旦接受貨貿協議,將會對台灣農業造成大衝擊。
綠社盟不分區立委參選人葉大華痛批,在監督條例未過的情況下,既無國會監督也無民主參與,整個黑箱談判民主正當性,也看不到對受衝擊產的因應統整,要求馬政府立即停止貨貿談判,同時呼籲民進黨負起在野黨的責任,不要當沉默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