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地方政府首長必須有能力自籌預算?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地方政府首長必須有能力自籌預算?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 秘書長 2015-09-25 10:28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理論上,所有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都是經由民主選舉的程序,由人民一票一票選出國家最優秀的人才菁英治理國家,亦即經由選舉產生的政治工作者,應該都是學經歷極為完整,各方面的經驗豐富,其人品操守品德極獲肯定,歷經千垂百鍊,素浮眾望,屬於社會一時之選,不可多得的人才才對。

可是從我們懂事以來,特別是有投票權之後,歷年來我們所選出的政治工作者,無論是品德,操守,能力,似乎和社會所期待的有極大落差,當然,其中之一最大的因素應是受到中國國民黨逃來台灣後,所施行的愚民洗腦教育,特別是長達38年的戒嚴,每個人都不准有自己的想法,導致整套教育沒有教出人可以有能力自我獨立思考,自我獨立判斷是非對錯,於是、逾一甲子以來,所有的政治工作者,特別是地方首長,都是依循蕭規曹隨的傳統思維,依樣畫葫蘆,鮮少有自我創新的的新思維,譬如所有的地方首長大都停留,和迷思在不斷向中央爭取預算,等待中央關愛的眼神,或是極盡巴結中央政府的高官,所憑藉著的是誰的關係好,誰就能爭取到高額的預算補助,形成了各縣市無法平均發展,進而拉大城鄉的差拒,印證了坊間流行已久的大多數官員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實非人民之福!

比較遺憾,也是令人不滿的是,政府各階層的官員民代,每年都花費龐大納稅人血汗錢,出國「考察」,在下想要問的是你們到底在考啥咪碗糕?在這裡個人想要利用這個機會舉出一個事證,供台灣的政治工作者作參考,也希望各位讀者若有看到這個案例,希望大家共同督促所有你認識的政治工作者。

筆者因從事國際教育和小留學生業務的關係,走訪過分佈於近20個國家,逾168所外國學校,含小學到大學,本人極為有幸於1999年,帶了學生和家長前往加拿大的Saskatoon市(中文翻作: 「沙士卡頓」或「薩克屯」)。根據解說員告訴我們,該污水處理廠的廢污水,全都是來自該(Saskatoon)市的每一家庭的包刮排洩物的廢污水,該廢污水處理廠共分為六個不同的清理槽,經過六個不同階段,六個不同清理槽處理過的廢污水,經過六個階段處理過水是要流放到加拿大聯邦政府所管轄的Saskatchewan River(中文翻作「沙士卡其彎河」或「薩克其萬河」),依據加拿大聯邦的沙士卡其彎河的水質,必須能夠生飲,所以、該廢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後流放到沙士卡其彎河的水,必須達也能夠生飲的標準值,否則、就會被開罰單,嚴重者,廢污水處理廠甚至會被關掉。

當你進入該廢污水處理廠的第一槽時,所看到的,就是米田共(糞便),所嗅聞到的更是奇臭無比,不堪入鼻,所有參觀的人,都急著趕快轉移到第二槽,到了第二槽你就聞到一陣陣瓦斯味,解說員說明第二槽是產生瓦斯,因為加拿大的冬天非常冷,尤其是Saskatoon市,冬天最冷的記錄是零下58度,包括廢污水處理廠,當地的家家戶戶,都必須靠瓦斯燃燒成暖氣,所以、該廢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瓦斯,除了供廢污水處理廠自己使用以外,還以低於一般市面上的瓦斯價格,優惠價販賣給廢污水處理廠附近的住家。

接著進入第三槽,看到用自己產生的瓦斯發電,除供應廢污水處理廠自己使用以外,也將剩餘的電力,以低於一般電價的價格把剩餘的電販賣給附近的住戶。

經過第四槽處理過後,變成有機污泥,一部份作成肥料,賣給加拿大高速公路局,作為高速公路兩旁種植花木用途,一部份賣給附近的農民,作為種植農作物的肥料。

經過第五槽處理後變成有機灌溉水,透過農業單位專用的地下管,流放到不同農作物地區,賣給使用者付費的農民,作為最佳的有機灌溉用水。

在到達第六槽時,你所看到的水已經是清澈無比,處理過的水質,必須經過科學儀器的檢定,確認達到必須完全符合可以流放到可以生飲的加拿大聯邦政府Saskatchewan河,否則、就全部改流放到農業區作為農民專用的灌溉用途,一點點都不浪廢。

參觀完後,解說員告訴我們,這個廢污水處理廠正式運作後,因市民的飲用水變得更乾淨,更健康,市政府除了調高水費,也提高廢器物回收費,加上所產生的瓦斯,電,有機污泥,有機灌溉水,每年都可以為市政府賺進至少1,000萬元以上的加拿大幣,加上因為廢污水處理廠正式運作後,該市的市民喝到的是乾淨又健康的飲用水,無形中改善了市民健康,相對的又減少了市政府極明顯的醫療支出,特別是當地的農民,因為有了廢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後的有機灌溉水,有機污泥,使得農民所種植的農產品品質大大提升,農民的收入也明顯的增加,自然就帶動了經濟成長,獲利的是該市的全體市民,這就是政府正確的政策,必然帶來經濟顯著成長,比起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形成強烈的對比。

Saskatoon市的這座廢污水處理廠是在1992年向銀行貸款了5,000萬元加拿大幣(大約新台幣15億元)完成建造,從建造完成到開始運作使用後的10年,就還掉了當初向銀行貸款建造的5,000萬加拿大幣,最值得他們感到驕傲的是,這高達新台幣15億的工程費用,沒有一分一毫進到任何參與該建造工程人員的私人口袋,而這筆相當於15億新台幣的預算,該(Saskatoon)市政府沒有向加拿大聯邦政府要過一毛錢。

Saskatoon市政府自籌預算的方法,由該市政府的環保局,和水資源局共同作了一份擬建造廢污水處理廠企劃書(A Waste Water Plant Proposal),以半年的時間,分別到該市每一個區向市民說明為了市民的健康,擬向銀行貸款建造一座廢污水處理廠。

半年後,市政府再分別到各個區舉辦聽證會,取得多數決市民的支持與背書後,再送至該市市議會審查,經該市市議會審查通過後,就向當地的銀行申請貸款,由於該企劃書已經明白交待建造該廢污水處理廠後的還款能力和還款來源,加上有市政府和議會背書,貸款案很快就批准,這就是文明先進國家的地方政府,如何自籌預算的最佳參考,台灣卻沒有這麼有智慧的政治工作者,動輒靠中央補助預算,導致諸多公共工程,公共設施都是一句爭取不到中央預算而停滯不前,不知情的人民,也只能徒乎無奈,因為、好像沒有人懂?所以、我時常說:台灣人真的很可憐!而筆者卻感到非常幸運有這樣的機緣學習到一般台灣人可能沒機會接觸到的,感謝上帝賜予我這樣的際遇,(為了證明以上的事證是否屬實,後面這個加拿大的E-Mail:cphwang@shaw.ca 可以供查詢或查證,擬查詢的人請務必以英文詢問,感謝!)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