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區大屯國小去年10月邀請台灣猛禽研究會演講,播放「老鷹想飛」預告片,一名二年甲班小男生陳冠聿看完預告後哭了,聽說影片票房不好將下檔,主動跟老師反應想寫信請郭台銘幫忙。結果陳冠聿的其他同學都一起寫信了。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創設的永齡基金會,決定買下公播權,打算全國播200場,預估每場3萬元,總共得花掉600萬元。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很重要,因為願意聆聽、並在能力範圍裡幫他們實現願望,他們就願意跟你接近、跟你說實話、跟你當朋友、並且願意信任,因此願意和你一起走長長遠遠的路。
老鷹,在學術界被稱為「黑鳶」,牠曾在台灣普遍可見,是早年童謠裡吟唱的主角,一個人,可用生命最精華的二十年,走遍台灣土地,找尋黑鳶消失的原因,決定要守護台灣瀕危的老鷹,為牠們立傳。
他是沈振中—老鷹先生。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自1991年至2013年,一路偕行,透過鏡頭,分享著。
因為愛,人類可以跨越物種間的藩籬,無悔的付出。
老鷹在四十歲時,經過痛苦的換喙、拔毛過程,重新得力展翅飛翔。此需長達150天痛苦的過程,首先用牠的喙敲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等待新喙,再用新喙把原來的爪子一根一根拔出,蛻變才得以重生!就好比郭台銘先生是位成功有為的企業家,就必須承擔企業社會形象,企業得以永續發展且成功,主要來自他們取自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社會責任的善心,並非取決於他們的商業頭腦,精打細算也比不過企業形象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