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母語敢有需要佇學校教?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母語敢有需要佇學校教?

 嘉義縣母語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 2014-04-22 19:33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捌聽人講:「母語就是阿母的話」。咱共看,現此時對外國嫁來台灣做新婦的「阿母」,有影是濟甲若沙螺仔殼咧。若照這款講法,五花十色的母語是欲按怎佇學校教?母語確實是無需要佇學校教!嘛無才調教!遮的「新臺灣之子」佇學校學北京語、英語,佇厝裡講in阿母的母語,佮「臺灣」有啥物關係?一點仔關係都無。若有,就是父母趁食三頓的所在爾爾。是講,遮些娶外籍新娘,佇台灣徛起的台灣查甫人,啊是欲算啥?

我的父母以早為著欲趁錢予阮接受好的教育,in逐工七早八早去做公田,轉來,就閣趕去做會社的工課。放我這个五、六歲囡仔咧照顧兩个小弟,夯椅頭仔跂跤(ké kha)款中晝頓……。毋管人按怎恥笑,阿爸攏恬恬仔忍受,做伊認為有價值的代誌。我定定咧想,是按怎咱佇臺灣這塊土地徛起的人,毋免予伊的序細踮學校學家己的父母話,就是「正港」母親台灣的話咧?

母語敢有需要佇學校教?當然嘛有需要!

咱人自出世就開始模仿父母、親情朋友、厝邊頭尾的對話,學會曉聽佮講的能力。特別是佇工商發達的現代社會,父母和序大人大多數已經無法度親像較早仝款,用真濟時間來陪伴、教咱的囡仔學母語;閣進一步來講,若無透過學校有系統的教育,咱只是一陣毋捌字的青盲牛爾爾。因為無文字紀錄,咱的語言、文化真緊就會走精、失傳去,甚至分袂清楚「有心」、「有身」,「感恩」、『肛溫』有啥物無仝,烏白濫濫做伙。所以,需要透過學校教育,一步一步,照紀綱來,予咱的囝孫認捌台灣的文字,用咱的台語文紀錄這塊土地的大細項代誌,用媠氣的台灣話寫出在地的文化,優雅的文學,一代一代傳承落去;甚至傳送對國外去,予全世界的人攏有機會了解「台灣」,欣賞台灣的媠。

講起來真好笑,佇台灣有超過七成的人口講台語,逐家煞綿綿爭爭送囡仔去補英語、華語,講佇學校教母語,會影響囡仔學外語的能力,真正是怪奇呢!敢講學台灣話就會袂記得英語、華語?哪按呢,學拍乒乓是毋是就會袂記欲按怎拍排球、籃球矣?

一个人,若無認同家己的家庭,佇社會上往往嘛無法度徛起。仝款的道理,咱台灣人若看袂起家己的語言、文化,毋管咱去到佗位,別人嘛一定袂尊重咱。所以,請寶惜咱祖先留落來的文化資產,逐家做伙來推捒母語,毋通變成浮根的水薸,才來後悔,就已經袂赴矣!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