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加入國際組織—政府動,民間也要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加入國際組織—政府動,民間也要動

 2018-01-08 09:20
台灣不怕中國打壓,但各種文攻武嚇仍無所不用其極,連健康議題都不放過。例如:今年的世衛大會不邀請台灣參加,徹底讓政治干預健康的老路再回頭,因此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才有提案要求行政部門重視,即「要求美國國務卿研究一套策略,協助台灣再次取得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2017WHO宣達團在WHA大會開會前一天臨時前往中國駐日內瓦代表處抗議。現場高喊「Taiwan is Taiwan not China」、「WHO for Taiwan」。資料圖/2017台灣加入WHO宣達團提供)
台灣不怕中國打壓,但各種文攻武嚇仍無所不用其極,連健康議題都不放過。例如:今年的世衛大會不邀請台灣參加,徹底讓政治干預健康的老路再回頭,因此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才有提案要求行政部門重視,即「要求美國國務卿研究一套策略,協助台灣再次取得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2017WHO宣達團在WHA大會開會前一天臨時前往中國駐日內瓦代表處抗議。現場高喊「Taiwan is Taiwan not China」、「WHO for Taiwan」。資料圖/2017台灣加入WHO宣達團提供)

台灣在早期受到聯合國極大協助,平均餘命在二戰結束後幾年,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為53歲,且傳染病流行,相關公衛政策及健康基礎設施都非常不足。幸賴日治時代台灣培養出不少醫師,加之醫界能量配合聯合國將許多艱困公衛問題,逐一解決,尤其瘧疾更是全世界惟二得到根除的國家,台灣有這方面的優秀能力,從受惠國轉型成貢獻國,讓這些寶貴經驗分享給國際社會。

台灣民眾平均壽命現已到80餘歲、多種公衛措施也已制度化,現在如果有個新衛生政策的疫苗可以防治某種疾病,政府很快在幾天內即能動員衛生體系,達到百分之80以上的施打率,讓傳染病不再蔓延,也就是說,傳統的傳染病防治,台灣的量能,應可幫助其它國家,展現出台灣在公衛的成就,再者加上新興傳染病,我們也需要其它國家的協助,加入世衛組織勢在必行。

其中,以中研院李鎮源院士,成立台灣醫界聯盟為主要行動,其中一項任務是以醫療無國界之理念,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積極的意義也是希望台灣能提供公衛的作為與成就,特別給第三世界國家參考。李鎮源院士從1996年首次率領醫界人士、一些熱心立委,加上國內媒體以及歐美台裔鄉親,一起去瑞士日內瓦宣達台灣要加入世衛組織,之後每年都會組團宣達理念。

SARS當年在全球大流行時,台灣是重災區,台灣又是一個旅遊與商業相對發達的國家,那段期間,世衛將台灣排除在世衛組織之外,國際社會認為台灣出現防疫漏洞,已違背世衛組織宗旨,這種國際社會的關注,已成為世衛與中國不可承受的壓力,其中有一種聲音,希望台灣以中國的一部分,作為世衛組織附屬會員(associate member),台灣政府當然不同意,而世衛組織不讓台灣加入,演變成一個燙手山芋。

台灣加入世衛的聲音,國際社會其實越來越重視。第一年只有19個國家支持台灣,從第一次到現在,每年都在上演台灣參與世衛大會議案在程序委員會被推翻後,再由友邦國家在大會提出是否邀請台灣的討論,每次都有很多國家幫台灣說話,後來演變成雙方各派兩個國家代表發言,整個過程甚至持續到現在。

參與的過程之中,美國的支持也逐漸增強。美國政府從棄權到2009年台灣首次成為WHA觀察員時,當年美國國會眾院以400多票對0票通過支持我們參加WHA,簡單講,美國政府須考量國際情勢,因此他們不便直接支持,但是國會支持的力道,每年都有進步。

後來馬英九執政,台灣能成為世衛組織大會觀察員,後來證明只有大會開議的5天而已,其它時間如果要參與相關會議,世衛不是太慢通知,就是無法參加,甚至馬政府還卑躬屈膝的說台灣參加世衛要讓中國同意,都要先提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馬英九政府參加世衛大會,表面上好像是替台灣的健康尋找一條新出路,但這種臣服於中國、出賣台灣的方式,其實是幫世衛與中國解套。

中國這一年多以來,文攻武嚇非常多,文攻像是喊出台灣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2020年攻台等;武嚇甚至是中共軍機繞行台灣,甚至還有可能資助黑道動員,製造社會紛擾,想對蔡總統捍衛國家主權表示反制。但蔡總統在雙十晚會致詞時堅定地指出,我們是不怕打壓的台灣。

台灣不怕中國打壓,但各種文攻武嚇仍無所不用其極,連健康議題都不放過。例如:今年的世衛大會不邀請台灣參加,徹底讓政治干預健康的老路再回頭,因此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才有提案要求行政部門重視,即「要求美國國務卿研究一套策略,協助台灣再次取得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

立委林世嘉在媒體撰寫〈推動美國總統簽署法案 具體支持台灣參與WHA〉披露消息,清楚說明美國政府正在努力,蔡總統在雙十演說有提到,希望台灣積極加入國際社會的運作,但政府也得考量國際現實而得低調進行,但民間社團沒有這類顧慮,因此民間不該只推動加入世衛,甚至也要推動台灣進入聯合國。

台灣人口世界排名第55名,人口是前段班,但健康議題如果被國際社會忽視,是全球防疫漏洞再現,台灣醫界聯盟若能與本土社團一起推動,例如:遊說各國支持台灣進入世衛或聯合國等,本土社團若有共同打拚目標,必定能眾志成城。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