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台灣每年因選舉、商業廣告、活動宣傳等大型活動,所產生的廢棄旗幟達數百公噸,一場活動後往往造成龐大的資源浪費,也增加垃圾掩埋場及焚化爐的負擔。中原大學學生和非營利組織等合作,從廠商回收的廢棄旗幟,設計開發成美術材料包,並到小學教DIY製成明信片或杯墊,向國小推廣環保,環境教育從小做起。
一群中原大學的學生修「廣告行銷服務學習課程」,發揮創意並創立「uni-r」品牌,從廠商回收的旗幟,設計成為包包、圍裙對外銷售,並且到學校教學生DIY旗幟明信片與杯墊,將永續環保概念往下扎根。
企管系助理教授廖本哲表示,學生與食物銀行、美麗台灣關懷協會、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合作,一起推廣環保概念、食物銀行以及關懷原住民等議題。
除了到校園宣傳之外,學生也和二度就業婦女、啟能中心學童合作,由他們縫製回收的旗幟,完成文創商品,透過台北市的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對外銷售,最後再將營收回捐給他們。
團隊日前到桃園國小教小朋友實作,利用廢棄旗幟的作品做成裝置藝術,未來希望朝向企業推廣,盼企業發揮社會責任,響應回收再利用的計畫。
除此,團隊和家樂福合作推廣食物銀行理念,以募集活動、宣傳影片和環境廣告,讓民眾更瞭解食物銀行;也有和至善基金會合作「原鄉活泉計畫」,盼能培養部落年輕人,替部落經濟產業找到新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