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古怪的籃球外交 慶賀金正恩31歲生日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古怪的籃球外交 慶賀金正恩31歲生日

 2014-01-09 12:27
前美國職籃名星羅得曼(Dennis Rodman),前進北韓,為金正恩31歲生日祝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前美國職籃名星羅得曼(Dennis Rodman),前進北韓,為金正恩31歲生日祝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怪籃球外交  金正恩31歲賀禮

全身佈滿刺青的前美國職籃名星羅德曼(Dennis Rodman)前進北韓,特地為金正恩31歲生日的祝賀之旅,卻在1月7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中飽受質疑,因而數度大發誓言,表示自己打開一道讓世界瞭解北韓的門戶,卻遭到負面解讀,讓他倍感傷痛,為何外界卻用惡劣眼光看待他?讓他必須承受屈辱(take the abuse)回到美國。

對於前美國職籃名星羅德曼(Dennis Rodman)組隊伍前往北韓,與當地的籃球好手進一場友誼表演賽,1月6日的《法新社》AFP,用如下的描述做為其新聞報導的開頭:「怪異的美國前公牛隊職籃選手(指羅德曼),正率領一支包括已退休的NBA名星安德森,羅賓遜和別克等5名球員在內的一組團隊,預計在1月8日當天,與北韓籃球隊伍進行一場表演賽,來慶祝金正恩的生日」。羅德曼也強調說,金正恩是他「一生的朋友」。

羅德曼爭議性角色 北韓傳聲筒

《法新社》用「怪異」一詞做為報導的開頭語,乍看之下顯得突兀。其實綜合了近來北韓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就能讓人恍然大悟,原來羅德曼的北韓祝賀之行,是要當北韓傳媒的「御用傳聲筒」。首先是,羅德曼於週一(1月6日)抵達韓國後,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指出,同一時間,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隨即公布3月9日北韓國會(BBC稱之為「橡皮圖章」國會)將進行改選,它暗示了在張成澤處決事件後,誰將會是關鍵的取而代之者。

《路透社》(Reuters)1月7日的報導也說,美國的政界與人權運動人士認為,羅德曼扮演了餵食「一丁點養分」給北韓傳媒的角色。美國民主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會》(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領袖英格爾(Eliot Engel)說,當北韓獨裁者金正恩繼續用飢餓跟壓制手段來對付人民時,一群「人氣將盡的名人」運用如此機會來獎賞粗暴政權,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先行撇開羅德曼淪為北韓傳聲筒的指責,他個人界定這趟旅程純粹想為這個幽閉國家打開一扇門。《BBC》的報導指出,此度是他第4次來到北韓,而且是為他的朋友金正恩所進行的一項「籃球外交」。至目前為止,羅德曼是能夠見到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裡頭,最高身份的美國人。《路透社》也引述羅德曼的話指出,開一扇門讓外界多瞭解北韓,是很好的想法,縱使只是把門把開一點點。他說,事情很簡單,此行目的只為籃球賽,因為北韓人民熱愛運動。

羅德曼另類古怪  語無倫次大發誓言

《路透社》報導指出,1月7日羅德曼在北韓平壤接受美國CNN專訪時,被問到出生於南韓的美國公民,本身亦為傳教士的裴勇浩(Kenneth Bae)遭囚禁個案時,羅德曼一度大發誓言表示,裴勇浩在韓國做了讓人無法暸解的事,然而當CNN記者進一步追問,其所指為何時,羅德曼拒絕進一步釐清說明。

《BBC》的報導也指出,羅德曼先前在美國時,曾數次被問到關於裴勇浩遭囚禁乙事,也希望他能透過與金正恩的私人交情,討論處理裴先生相關事宜。這一次CNN的專訪再一次觸及這個敏感問題,羅德曼一時間似乎頭腦失去泠靜,大表不滿地說:「如果你知道他在這邊幹了什麼事…….你能暸解他在這邊做什麼……..」。

美國傳教士遭判15年勞改  羅德曼稱咎由自取

《路透社》的報導說,裴勇浩於2012年帶著旅行團前往北韓參觀,隨即於11月間遭監禁,2013年5月遭北韓最高法院,以藉由經營遊業之名聚眾集結,意圖「陰謀推翻政府」的罪名,判處15年勞改。羅德曼認為那是裴先生咎由自取。《路透社》說,裴勇浩自己曾經承認,想在北韓做宗教服務工作,然而提倡宗教是不被北韓政權所允許的。

《路透社》的報導也引述CNN專訪內容,羅德曼不高興地說外界認為:「北韓正在負面性地進行國家的繁榮,這是個令人驚訝的看法」。他還說,金正恩我的朋友:「人們知道他才31歲嗎?」,CNN的專訪者酷歐蒙(Chris Cuomo)則反駁說:「丹尼斯(Dennis)! 金正恩可能31歲,也可能是51歲」,不過「他已經殺了姑丈(張成澤),還正把美國人當人質關起來」。

《BBC》也引述《美聯社》的報導指出,另外一位參與此行的前NBA籃球名星史密斯(Charles D Smith)說,此行讓他感到非常後悔,沒有想到參與此行,美國方面的反彈力道那麼強大。史密斯還說,我們並非天真的人,美國人為何如此負面解讀這場北韓行的籃球外交,事出有因。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