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7)日公布促轉會三名專任委員提名名單,行政院將提名東華大學華文學系副教授楊翠、前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葉虹靈,以及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等3人擔任專任委員。
《促轉條例》規定,促轉會置委員9人,由行政院長提名,日前行政院已提名包括主委黃煌雄在內的6名委員(正副主委及委員背景介紹),再加上今日的3人,名單已全部出爐,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近日即會提請立法院同意後任命。
【促轉會正副主委及委員簡介】
楊翠
楊翠為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現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台灣教授協會副秘書長、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其曾任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楊逵文教協會理事長、賴和文教基金會董事等職。
楊翠也是台灣文學作家、社會運動前輩楊逵之孫女,家族曾受到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的牽連,楊翠長年投入政治受難者關懷以及人權教育,更是台灣文學史研究者,楊翠近期出版《少數說話——台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將原住民及女性視野帶入台灣文學研究當中。
葉虹靈
葉虹靈。圖/葉虹靈提供,亞洲研究學會年會
葉虹靈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曾擔任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社會民主黨秘書長,於民間從事轉型正義倡議工作超過10年,對於台灣及國際間轉型正義推動歷程及現況有很多論著,也是本屆促轉會委員被提名人當中最年輕的一人(1979年生)。
對於被提名為促轉會專任委員,葉虹靈於臉書貼文表示,轉型正義事涉對於國家暴力、歷史真相的調查與平復,需一定公權力與資源投入,過去台灣只能從民間推動,雖然在各界努力下有所成就,但也有其限制,促轉會的成立,意味著體制內整合方向與資源,是台灣推動轉型正義工作的重要起點,因此希望自己帶著過去經驗,有機會運用所學,於促轉會有限的運作時間內,協助報告順利產出,好為後代留下紀錄:國家曾經如何錯誤地對待了人民;也促進社會思考:我們該如何看待同胞曾經遭受的不正義、平復他們的傷害。
葉虹靈表示,轉型正義是困難的歷史與民主工程,反對者的抨擊不會停歇,支持者的期待與可能轉化的嚴厲評論也勢必持續,為了這樣的體認,在接下來兩年內,雖然與民間的夥伴們身處不同位置,但自己相信大家的腳步都不會停歇;自己將持續向他們學習,也歡迎各界的監督與批評,在追求正義、揭露真相、平復創傷與促進和解的路上繼續前進。
彭仁郁
彭仁郁。圖/陳文成基金會提供
彭仁郁為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臨床人文學院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為法國「分析空間」(Espace Analytique)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的精神分析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擔任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屏東分會心理團隊特聘顧問、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諮詢委員。
彭仁郁的專長在於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臨床人文學,並且國家暴力與心理創傷領域有豐富著作,曾經翻譯《恐怖的力量》獲聯合報2004十大最佳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