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加入WHO國際組織 吳樹民:新政府不能仰賴中國鼻息 要自己開拓空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加入WHO國際組織 吳樹民:新政府不能仰賴中國鼻息 要自己開拓空間

 2016-10-04 14:08
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今天出席該聯盟舉辦論壇時表示,新政府不能在仰賴中國誠意,必須靠自己努力,加入國際組織。圖/朱蒲青攝
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今天出席該聯盟舉辦論壇時表示,新政府不能在仰賴中國誠意,必須靠自己努力,加入國際組織。圖/朱蒲青攝

台灣醫界聯盟今(4)天舉辦「Taiwan for WHO」論壇,會中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表示,台灣在日內瓦有WHO辦公室,但對台灣加入WHO 行動上並無發揮功能。他說,現在政府要硬起來,要靠自己,不能要仰賴中國的誠意,必須自己開拓加入國際組織的空間。

吳樹民表示,在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等國際組織明顯受挫,就是其中的例子。

今天這項出席論壇,衛福部次長蔡森田、立委林昶佐、徐永明及前立委林濁水、 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等人。

吳樹民表示,台灣醫界聯盟從1992年成立,每年均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WHA, 他起碼去過12次,直到馬政府上台後,他才沒有去。主要原因是,參加世界衛生組織,還需要中國允許,台灣才能夠參與的,這樣的參與是沒有意義的。

吳樹民說,今年五月衛福部要再去WHA,當時他就表達懷疑態度,最後結果是大家預期的,用「people of 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的人民),這個名稱是大家無法接受的。

他強調,過去扁政府時代,對於加入WHO,有成立「跨部會小組」,包括衛生署、新聞局等部會,其過程非常辛酸,仍然是困難重重,直到2009年政黨輪替後,才以觀察員身份重返WHA,今年再度政黨輪替,預期蔡英文政府面臨和扁時代相同的困境。當然這20年來的遊說過程相當辛苦,不過這些年來也培養不少外交人才,包括現在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等人。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政府有意將台灣在一些大國的城市外館關掉,他認為這件事值得商榷,外交佈局應該有戰略思考。圖/郭文宏

台灣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說,我國為參與WHA付出很大的代價,1998年國內爆發腸病毒疫情,造成78名幼童喪生,當時因為台灣非WHA會員國,無法取得腸病毒相關資訊,最後是靠美國協助才得以檢驗腸病毒;隔年爆發921地震,台灣未獲世衛援助,原因也是非會員國。

雖然在2002年、2012年日本和美國分別表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常態化參與WHA,但迄今仍無法獲中國同意。她強調,台灣不能再當委曲求全者,反倒是中國的無情打壓,可讓台灣離正常化國家愈來愈近。

她也舉例,過去由於台灣的防疫做太好,成為WHA會員國的急迫性較不明顯,倘若SARS病毒當年從台灣擴散到其他國家,或許台灣成為國際防疫的麻煩製造者,參與WHA會比較順利。

她表示,馬政府處理這些國際組織的既定模式,凡是台灣要參加,都需要在「中國同意下的國際參與」。這種馬政府在八年間急於有成,透過與中國換利的速食成就,證明這種非制度性的參與,不但毫無穩定可言,,對台灣主權與外交空間,造成極為嚴重傷害。今年台灣未接獲ICAO邀請函,或許對台灣的國際空間是「短空長多」,少了外為糖衣,實在是毒藥的「外交成就」,或許國際氣氛依然冷峻,但至少是真正為台灣外交而戰。

衛福部次長蔡森田表示,台灣透過各種管道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包括捐贈友邦醫療器材、協助各國醫療等,無論處境如何?未來仍將全力以赴、積極參與WHA,不會讓台灣被國際社會孤立。

相關新聞列表